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师生的成长需求,尊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 深化校本教科研培训,以创新为驱动,融合专家指导、阅读创作、主题交流、随笔竞赛、学术论文撰写等多元形式,全维度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养,构建“学习型组织”,激发教育活力。
2. 聚焦课题探索,精心修订学校主导课题方案,明晰职责分配,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扎实推动科研创新,为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3. 强化科研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广泛征集教师的优质随笔、读书心得、学术论文、教学案例,积极推荐参加各类竞赛,提升参与度与获奖率,扩大教育影响力。
4. 推进名师与青蓝工程,构建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培养体系,注重重点培养与尖子引领,通过内外交流,切实提升学社成员的教科研能力,培养更多教育领军人物。
三、主要工作
(一)教科研培训规划
在未来的五年里,学校将致力于教科研培训的多方面发展。首先,学校将定期邀请省市教科研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逐步树立并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同时,针对学校的特色研究,学校会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和思路,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同类课题协作组活动,以实现教师的持续成长。此外,学校还将注重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究水平,通过组织参加市、区教科室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读书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将继续并深化这一活动。在假期阅读的基础上,学校将进行优秀读书后感的评比,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读书沙龙,以及青年教师的读书演讲活动,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及文史哲、科学类书籍,以提升学识素养,成为内涵丰富的“人师”。
为了提升教师的反思力和写作素养,学校将每月进行随笔评比,并逐步建立完善的评比机制。对于35周岁以上的老师,学校鼓励自愿参与,并形成良好的撰写与评比氛围。教科室将组织教师轮流阅读、评比、打分,将随笔评比过程视为教师互相学习的过程,以促进教师积极撰写高质量随笔。
在五年内,教科室将继续联合教导处、党支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形式丰富、内容侧重于课堂教学的沙龙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并形成一批教学能手。
“青蓝工程”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师培养项目,学校将系统化、系列化地实施这一工程。活动内容将涵盖教师生涯规划、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等方面。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设计改进、论文写作指导等方式,学校将为有发展愿望和潜能的教师配备导师进行师徒结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为了实现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将鼓励教师通过个人教学实践、团队研讨和校级交流展示活动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学校希望教师能提升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并完成多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结合教研专题研究,学校将通过分组研训、反思教学行为、践行新理念等方式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能力,并推进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
(二)课题研究规划
在未来的五年里,学校将深入研究课题。学校将以此项研究为抓手,加强教研、科研的整合力度,构建满足学生差异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校期望通过这一研究形成一批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活动案例,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三)常规工作规划
在征文评比与发表方面,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评比竞赛。教科室将及时传达市级以上征文、论文竞赛信息,并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和修改建议。学校将把好质量关并推荐优秀论文至市教科室参赛,力求实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的目标。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投稿以发表和获奖为目标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校刊作为展示学校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未来的五年里学校将出版校刊并注重其质量和影响力。校刊将展示学校在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活动与成果,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并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课题资料管理方面,学校将注重课题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档与立卷工作。每学期结束时学校将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上级部门抽查并确保其完整性和规范性。同时,学校将加强对课题资料的管理和利用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保障措施
1.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科研骨干及教学专家组成,负责全面指导和监督教科研规划的实施。设立专门的教科研机构或办公室,负责教科研规划的具体执行、协调与管理。
2.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确保教科研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对在教科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3.设立教科研专项经费,确保教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合理规划和使用教科研经费,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4.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的教科研人才。定期组织教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5.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和文献资料。建立教科研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教科研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六、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第一年)
制定教科研五年规划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
做好课题的开题和推进。
2.实施阶段(第二至第四年):
按照规划方案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
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3.总结评估阶段(第五年):
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下一轮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八角第二小学
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