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日期:2024-07-24     

字号:


为进一步做好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师生在汛期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防汛工作组织领导。

(1)学校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认真落实以一把手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建立充实防汛抢险队伍,确保组织到位、人员落实、职责明确。

(2)学校要针对历年灾害发生特点,进一步完善防汛工作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保障,明确预警信号、警示标志、疏散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应急联络等措施。在险情发生时,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有序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3)学校要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按照保障急需的原则,准备抢险必备的手电、编织袋、沙石、锨、镐、雨衣、水鞋、梯子等物料。要切实加强对防汛物资的管理,对物资的品种、数量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健全责任人、数量、存放地点、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确保大灾大汛面前拿得出、用得好。

(4)落实防汛联防联控制度,保持与气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及时接收转发汛期紧急天气情况预报,预判汛情做好防范。

(5)落实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主汛期间,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及时处理各类雨、汛、灾情信息,确保上、下联络畅通,坚决防止脱岗、空岗现象发生。

(6)学校要科学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全方位、全时空、多举措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确保措施到位、防护物资到位、演练到位、巡查到位、责任到位,切实保障校园安全。

2.加强防汛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1)将防汛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对学生开展防汛安全主题教育,提高学生防汛安全意识。

(2)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防汛安全演练,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学校要教育师生掌握撤离线路、避险位置,确保信息传递畅通,特别要做好报警信号发布与接收准备工作。学校领导实行包年级、包班级的办法,确保撤离时不慌不乱,不出差错,确保师生安全。

(4)学校要做好汛期防溺水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与学生家长携手强化教育管理,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3.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学校要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尤其是接到台风、暴雨预警后,要安排精干力量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不仅对校园内所有建筑物、闲置用房及设施设备(特别是在建工程的电梯、塔吊、排水设施等)进行细致检查,还要对学校周边存在的危险水库、山洪易发的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易滑坡地段、易雷击区域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处置,及时向师生进行警示。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不完善的防汛防灾措施,立即进行整改,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4.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1)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分析研判气象、水利等部门提供的灾情预测预报信息,强化应急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人员队伍、技术装备、资金物资、避灾场所等各项准备。

(2)要加强与气象、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准确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遇有特殊天气,学校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该停课的停课,确保学生安全。

(3)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巡查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严守值班纪律,做好巡查记录,主要负责人要随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要及时准确上报地方党委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理。

(4)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按规定在第一时间上报,不得瞒报、迟报或者漏报,切实把初报、续报、结报等各程序、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重大次生安全事故、造成师生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