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海阳市亚沙城初级中学2023-2024年度工作执行情况

日期:2024-07-23     

字号:

一、学校提升教学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认真抓实每学期第一个月的常规管理月活动

1.制定《常规管理月活动方案》,传达给每一位领导和老师。

2.修改完善并印刷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更加规范教学管理。


3.制定并更新教师常规教学用本,包括备课本、教研记录本、听评课记录本、优生培养记录本、学困生帮扶记录本、作业批改记录本,对每种活动的开展、记录的项目和内容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针对“五大视点”做出具体解读和明确要求,印刷在本子首页部分供教师随时学习把握。



4.结合烟台教科院来学校开学视导,开展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第二学期开展了“365”课堂教学“带头课”活动,由部分青年优秀教师率先尝试,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

5.启动青蓝携手工程“师带徒”活动,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措施和要求做出具体安排,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颁发了聘书,并相继开展后续活动。


6.月末进行活动总结,总结优点,查找问题,并进行反馈通报,进行整改。

(二)分层次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落实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学科分管领导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全员参加,锻炼领导的组织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学科课程建设管理能力,提高全员教师学科教研能力、教学常规落实能力和规范水平。


2.利用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来管理培养各类人员。本学年学校将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暨烟台教科院到学校教学视导活动、全市初中核心素养课堂观摩研讨会活动,活动由各学科领导组织,骨干教师执讲示范课,全员教师参加听评课,青年教师要谈听课体会。学科领导要主持评课活动,从总体上汇报我校大单元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3.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骨干教师青蓝工程“师带徒”活动,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启动仪式,颁发聘任证书,签订师带徒协议,骨干教师制定带徒计划并落实,青年教师每学期要进行反思总结。






4组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进课”活动、青年教师座谈会。每学年第一学期在骨干教师示范课之后,组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对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并择优推荐参加县市级赛课活动。学期中,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不定时的“跟进课”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读书会、座谈会,沟通思想,汇报阶段工作,做好下一步规划。





5.组织全员教师课堂授课评比活动。每学年按照学科组分别组织一次全员教师课堂授课评比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授课评比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搭建“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大力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抓好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

11月28日,我校成功承办全市初中核心素养课堂现场观摩会,依托本次现场观摩会,我校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1.教学目标的制定定位于核心素养。我校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由三维目标时代进入到三维目标深化时代,体现有意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基于知识的教学,强调知识和知识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总体思路一般为“通过开展什么活动(教学设计中的活动一、二、三……),学习(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什么知识(规律),发展学生什么能力,培养学生什么科学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2. 课堂教学的组织注重核心素养。

首先,我们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中不断切身感受核心素养的这个种子的萌芽成长。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情感态度、道德观念等。教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观念,注重价值引导,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悟真善美的价值。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包括课本中的“读一读”、“看一看”的资料,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学科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培养学科情怀,助力学生成长。

3. 课堂教学的评价围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核心。教师在课堂动态发展中,对于学生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获取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明确的评价。

4.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落实核心素养。


(四)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改革管理

1.备课、授课听课的五个视点

这五个视点是对我校大单元教学具有指导作用的,我们就是在这五大视点的关照下进行的大单元教学。分别是: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视点:以大概念或大观念、大任务、大主题、大问题为中心,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通过任务驱动,开展深度学习,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确保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建构主义的视点:大单元教学不仅要体现学生自己从“已知”到“新知”建构知识的过程,还要注重从“新知”到“未知”思维进阶的建构过程,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优化,赋予课堂学习活动一定的“真实性”。

深度学习的视点:主要体现在“三高”,一是高投入,即集中精力,让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变化汇成一条源源不断的潮流,流向一个统一的结论,任务、活动之间的安排要做到连贯有序,防止思维矛盾,防止分心。二是高认知,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更要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创造力,即关注高阶思维培养。在大单元教学中,虽不要求每一项任务、活动都是高认知的,但多项任务、多项活动综合的整体应维持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三是高表现,大单元教学不仅要做好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情境、任务的设置,还要做好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高留存率的活动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展示和反思,从学生的“输出”看学习效果。

“教学评一致性”的视点:我们采取“以终为始”的方式设计大单元教学,首先基于课标和学业质量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其次根据目标确定评价标准,明确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标尺”、“证据”,三是根据评价标准设计任务活动,四是做好过程性和阶段终结性评价。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致, 搭建学习支架,铺设学习路径,让核心素养在课堂学生身上真实发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点: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从教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基于学生需要而教,体现学生学习地位;从教课文(例题)到站到学科课程的高度(目标、评价、任务、活动、问题、结果等),从教书到育人;由零散走向关联,系统教学;由浅表走向深入,由低阶思维走向高级思维;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真实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实现教师优质教育理想的追求,等等。

2.单元备课


海阳市亚沙城初级中学单元备课设计

学科及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单元名称


一、单元分析

1.《课标》要求:

……

2.教材分析:

(1)纵向梳理(单元之外):

年级

单元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




(2)横向梳理(单元之内):


3.学情分析:


二、单元目标与评价

1.单元教学目标:

……

2.单元评价(以终为始,逆向设计):

……

三、单元结构化任务规划

单元大问题(大任务)


课时子问题(子任务)一


课时子问题(子任务)二


……



四、单元课时规划

教学内容

需求课时数

分别使用的课型名称

课时子问题(子任务)一



课时子问题(子任务)二



……




五、单元思维导图呈现


3.课时备课

我们的大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①分解问题,提出任务(可有任务一、二、三循环)→②任务驱动,探究新知→③讲学结合,建构新知→④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一、二、三)→⑤典例示范,巩固练习。体现由“已知”到“新知”的知识建构。(这个环节在多知识点课时教学中需要循环进行)

第二环节,①新的问题情境,新的任务驱动→②运用新知,分析问题→③知识迁移,解决“未知”。体现由“新知”到“未知”的思维进阶(整合拓展提高)。

现在我校尝试“365”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3”是指“三学”:预学、研学、践学,“6”是指“六问”: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提炼问题、确立核心问题、追问驱动探究、建构问题系统、迁移解决问题,“5”是指“五视点”,就是前面说的五大视点。

4.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的组织和管理

①集体备课实行学科领导负责制,在学科组教研活动时进行。

②教务处负责对各学科组集体备课的开展情况进行落实。

③集体备课由学科组长主持,本组成员提出合理化意见,对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进行完善以资源共享。

(2)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

④“四定”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⑤“两包”原则,即:学科领导包学期备课的分配,学科组长带领其他学科老师包备课研讨和导学案的完善。

⑥“四统一”原则,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测试。

⑦“两会商”原则,即:每学期进行两次其他教师会同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进行全班学情会商。

(3)集体备课活动的要求

⑧学期初在教务处领导的指导下,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内容和主备人的确定。

⑨主备人要在教学新内容前一周完成备课初稿,在研讨前两天将备课初稿电子版传给备课组教师,备课组教师认真阅读,做好集体备课的研讨发言准备。

⑩集体研讨时全组教师要针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形成集体备课稿。

⑪备课组教师可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集体备课稿进行威调,形成个性备课稿,也可不调。

⑫每学期开学一个月后、期中测试后分别进行一次班级全员学情会商,参与人员包括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和其他教师,会商内容要包括学生学科学情分析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分析。

(4)集体备课的监督和检查

⑬各科领导参与和指导每次集体备课研讨,每学期两次对教师出勤情况、主备人初稿质量、其他教师研讨发言的积极性和质量进行评价,记入业务考核档案。

⑭教务处每学期两次对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成绩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听评课

(1)学校领导与教师每学期听评课节数要达到学校要求的数量。

(2)学校(学科组)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授课比赛(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学科组内所有教师必须参加。

(3)科任教师每学期要自觉参加推门听课,年轻教师要自觉参加学习课。

(4)集体听课活动一般由教务处或学科分管领导发起,每次听课都要由发起人及时组织评课。

(5)每次听评课要做好记录,评课内容要围绕学科教研员要求、学校大单元教学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对大概念(或大问题、大任务)的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方面的评价。

①评价是否符合教研员提出的最新学科规范、落实教研会精神;

②评价是否体现大单元教学思想,是否以大概念(或大问题、大任务)为引领,驱动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③评价本节课能培养学生哪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④评价本节课在哪些方面体现深度学习,围绕高投入(情境问题导入等)、高认知(注重记忆、理解和运用的低阶思维培养,更加注重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培养)、高表现(注重听说读写的一般表现,更加注重小组讨论、实践展示和教授他人的高表现呈现);

⑤评价是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是否采取逆向设计(首先基于新课标和学业质量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6)教师的听评课记录要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教务处和学科组要定期检查和反馈。

(五)抓好考试质量分析

1.建立考试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组织考试,按照等级公布成绩,完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2.考试质量分析体现学校、年级和班级三个层面,分析全面。


3.组织优秀的教师交流展示,树立典型,发挥激励作用。



二、学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举措








1.分别在领导干部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议上传达学习海阳市教学研究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传达学校《实施方案》。








2.各级部各班级量身定制学生“学习习惯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同时要发挥班会、家长会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等其他渠道的强化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4.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督查制度,牢牢抓住级部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三级责任主体”,建立检查台账。





5.学校对各级部教师日常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采用专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单项优秀标兵、综合优秀标兵等。

三、学校教学亮点工作

1.切实落实教研室初中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措施,成功承办烟台教科院到学校开学教学视导活动、全市初中核心素养课堂观摩研讨会,两次活动均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及同仁的一致认可。

2.为规范教师常规教学,学校统一印制教师常规教学用本,并把学校大单元教学核心思想印刷在每个本子的首页部分,用于教师不断学习,入脑入心,时刻应用。

3.考试质量分析后,学校定期举办教学工作调度会,每次会议都会组织部分优秀教师进行典型发言,既增强发言教师的荣誉感,又让全体教师共享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