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想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教师必须关注编者意图,分析文本的语言内涵,做好谋篇布局的设计。这就需要明确“为什么教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教什么的问题”,即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或者教学内容;“怎么教的问题”,这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学目标;“教得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教学评价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语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来扎实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教研主题就此产生,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拟通过分散学习、集中研讨等形式探究语文教学的再构策略,实现依标而行指向语用的教研目标。
三、活动目标
1.对教材、教学参考书、课标加大钻研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中关注和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四、实施步骤
1. 4月30日 根据语文教研进度,上传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林波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青蛙卖泥塘》视频课例。
2. 5月1日 布置教师利用假期观摩课例,要求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找出课例中体现课标的亮点设计,在今后教学中做到正确解读课标,科学把握教材。
3. 5月13日 教师在教研时间集中研习。
(1)对照语文课标分析研讨课例。教师对课例《小青蛙卖泥塘》中体现出对课标的分析理解、围绕课标的独到设计、以及策略选择、资源选用、教学评的相关做法等,进行集中分析,取长补短。
(2)教研组长通过引领教师集中观看其中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片断,对观课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3)《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提出制定目标或标准有两个目的:布置任务和进行评估。崔成林老师提出:知识、思维、情感的发展,可以天然地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下表为范例)
学习 目 标 | 能通过在文中朗读分析,把生词的发音词性意思及用法学会使用。 能借助思维导图等阅读策略梳理文章脉络及具体细节。 能脱稿动情演绎根据课文内容小组改编的小情景剧。 能通过换位思考,建立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自己的意识 。 |
达 标 评 价 | 通过抓关键词、分析段落首句等阅读策略,完成相应阅读任务测标。 根据思维图质量评价文章脉络梳理达标要求。 组织小组合作的情景剧展示,观察学生合作能力和知识演绎能力。 通过表述自己濒危动物处境,评估学生理解保护动物意义程度。 |
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教学评”备课表格,现场备课《落花生》,抽签说课。(教研组准备好课文的打印稿、级部分解课标、电子教参链接)
(4)下发王林波《落花生》教学实录,对标研读,博采众长。
(5)组长对照课例进行分析总结。
五、活动地点
二楼大会议室
大季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