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育英艺术中学
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有近1400名学生,专职艺术教师24人,开设29个教学班,音乐楼一栋,美术楼一栋,美术画室13间,舞蹈教室1个,音乐教室3个,琴房100间。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经费投入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本学年投入经费10多万元购入演出服、民乐器材,卡哇伊三角钢琴1台,立式钢琴3台,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12名、音乐教师12名,为了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学校选派王世川、陈朋、段伦斌、孙凤英等10人到北京参加美术专业教学素养培训,派于宋著文、沈尚应去日照观摩山东省器乐舞蹈大赛观摩学习,派于敬伟、于洪燕、高海玉、沈尚应带队赴北京参加国际合唱节比赛交流等。
(三)各项艺术课程建设
1.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高一高二年级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1课时,其他艺术课程每周1课时。
2.艺术教育管理
为了全面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制订了特殊贡献奖考核加分制度、艺术教育年度计划、艺术节活动方案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制订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奖励办法,按照学校的年度考核方案,对取得省级国家级以上荣誉的老师进行特殊贡献加分奖励,并予以公示。
3.课外艺术活动
简述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开展情况。如:我校结合五四青年节日开展了爱国歌曲合唱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根据自身条件,每年举办10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学校音乐设置了声乐、舞蹈、乐队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声乐小组200人,舞蹈小组30人,乐队65人,每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教师3名。美术方面设置了素描、色彩、速写、手工、装饰画、书法等十几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人数平均30人左右,指导教师两名。课程设置专业化,专业训练系统化。
定期举办综合性全校艺术节的基础上,能举办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美术比赛活动,着重学校展示艺术特色项目和特色项目育人成果。能够做到“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展”,艺术特色活动常态化,美术班举行了师生美术书画展、速写活动月、设计周、秋季风景写生等艺术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增加了学校艺术氛围,强化了学生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各级书画评选,在烟台市教师系统书画展中,段伦斌老师、王坐京老师多次获得市一等奖。音乐专业班每年两次举行声乐、器乐、键盘、舞蹈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既培养选拔优秀学生、又检验骨干教师教学水平,激励青年教师进步。在全校开展了爱国歌曲合唱比赛、开学典礼、庆七一文艺演出、庆教师节文艺演出,庆元旦文艺汇演等。
4.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重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学校音美师资和各式美术特色社团,合唱舞蹈社团等,举行了书画展、速写活动月、设计周、风景写生、校园艺术节,打造主题鲜明,具有本校艺术特色的宣传栏、如“德艺并进 四雅并育”的党建文化宣传栏展示、美术书画宣传栏、红色痕迹仿铜画展示、开学典礼文艺演出等宣传栏展示,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育人理念。
5.重点项目推进
学校开展的特色艺术教育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注重艺术特色品牌建设。24年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普通高中省级美术学科基地”;获得省级书香校园、省级绿色学校等省级荣誉。我校高海玉老师荣获“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这也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部级精品课!
根据本校教师资源,我校合雅民乐团在宋著文、袁之愔老师指导下,排演的民乐合奏《红楼梦组曲》在2024年烟台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优秀教学实践成果奖,另外于洪燕、高海玉、段连烁老师指导的合唱《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于敬伟、沈尚应老师指导的舞蹈《秋暝》、曲丽华老师指导的朗诵《河床》也分别获得一等奖,优秀教学实践成果奖。
注重艺术实践工作坊特色建设。学校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积极创建具有本校特点、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实践工作坊建设有计划、有安排,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如王世川老师的王世川名师工作室,以学校美育为依托,定期举办名师讲座、辅导活动,在省市取得很大反响。学校的仿铜画艺术工作坊、红色记忆装饰画工作坊,分别在24年烟台市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体现了学校特色。
(四)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制度
本学年我校师生参加10多次活动比赛,取得优异成果。对参加校内外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本学年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以表格形式)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合格率 | 不合格率 |
烟台市牟平育英艺术中学 | 30% | 50% | 2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