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蓁山小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18     

字号:

基本情况:烟台市芝罘区蓁山小学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0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好劳动课程,1-2年级每周2课时。学校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以课堂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看学习视频、参观劳动基地、进行劳动技能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二、劳动基地建立情况

结合实际,学校对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作了整体规划,学校教学楼南面专门开辟了一块“绿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园,大约占地100平方米。学校分配后,由一、二两个年级共14个班级划片管理“责任田”,种植蔬菜或农作物。责任落实到班主任和劳动教育教师,班主任规划每学期学生劳动实践的时间,劳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劳动活动。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2万元,用于劳动实践园平整土地、施肥、购买劳动工具以及蔬菜种子和农作物小苗、奖励劳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等,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

四、选用教材情况

我校一至二年级选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为教材进行教学。

五、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做好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意见》、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三)课程实施

坚持学校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

1.落实劳动课程设置

学校劳动课程中实行总-分-总的课程模式,每周有2课时的集中劳动时间。第一课时集中讲解劳动实践安排与要求,进行劳动活动的初次体验,统筹安排课外劳动时间,在第二课时集中总结指导,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合理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学校加强日常督导,确保落实劳动实践时间。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积极参与集体劳动。

2.确定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围绕基本劳动习惯养成,开展生活性劳动(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加强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班主任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劳动教育纳入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劳动文化。

班级卫生与物品管理具体到个人,注重学生的自我服务。班级日常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的物品管理实现人人参与。

建立校园值日生制度。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和绿化美化,做好校园种植活动。学校加强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加强本班学生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③开展好劳动教育活动。学校依托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各类劳动知识和技巧,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鼓励日常家庭服务劳动。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合作,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家长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给孩子提供劳动实践机会,通过亲自演示与指导让孩子学会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

各班级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利用家访或家长会的时机,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②家长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有所收获。

③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家务劳动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和选择劳动工具和材料,学会家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

(四)督导评价

1.“档案袋评价”

要求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里面包括劳动教育出勤登记表、劳动教育活动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

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与班内评比台展示相挂钩。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

成果展示包括手抄报、调查发现记录、研究笔记、劳动成果等,年级内每学期举办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劳动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五)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年级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和劳动课程教师为成员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小组,负责对本年级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做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2.经费保障

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在资金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请示学校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各班家长共同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3.师资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年级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4.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六、劳动周方案

指导思想   

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动”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主题

劳动光荣,快乐实践。   

)活动时间   

4月24日--4月30日

(四)活动内  

参与年级:1-2年级 

家庭层面: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每天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4.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5.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6.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7.进行一次“体验农耕,感受农趣”活动;

学校层面:   

1.每天整理自己的课桌,并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

2.积极参与班级劳动,摆放班级桌椅,每天清理地面。

3.学会整理班级图书角;

4.尝试对学校绿化带进行清理;

5.负责教室及走廊卫生;

6.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

7.参与班级活动,合作完成一次黑板报设计。

七、劳动清单

年级

劳动内容

场所

一年级

每天整理自己的课桌,保持自己课桌整洁;

每天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

每天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积极参与班级劳动,每周扫一次班级的地。

每周合作整理图书角,保持清洁;

对绿化带进行一次除草;.

参加一次学校卫生清理活动;

班级卫生区、绿化角、学校卫生区、种植园、班级绿化角

二年级

每天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每周打扫教室以及走廊的地面,保持地面清洁;

每周给种植园的花草浇水、除草两次。

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次板报更新;

每周参加一次班级卫生区打扫活动,保持卫生区清洁;

合作完成种植园的种、养、护活动。

八、教学设计

清理学校种植园——干净整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可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学校种植园收获果实的乐趣

2、学会正确清理学校种植园

3、每天清理种植园内的垃圾与定期浇水除草,确保各种瓜果蔬菜的正常生长,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正确清理学校种植园,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我们在学校种植园洒下一颗颗蔬菜的种子时,就会有一份份丰收的果实在等待着我们,小小的种植园承载着我们对丰收果实的美好期盼,所以我们人人都应做一个校园种植园的小卫士,使其保持干净与整洁,确保瓜果蔬菜的能够正常生长,同学们会清理学校的种植园吗?有谁知道正确清理学校种植园的方法吗?

(二)学习清理种植园干净整洁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学习

将班级管辖区域种植园内的塑料袋与纸团等垃圾用扫帚清扫干净,确保一点垃圾都没有

为种植园内的蔬菜瓜果浇水、松土,确保蔬菜瓜果的正常生长。

用除草工具将种植园内的杂草清除,每周两次。

2.与学生共同回忆讨论如何清理学校种植园使其美观整洁,分好卫生清理小组与各小组需要清扫的区域

3.请任意一组同学上前示范清理一遍班级管辖的学校种植园区域。

4.每周进行一次清理学校种植园卫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认可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学会了正确清理学校种植园的方法,希望以后同学们每天都能认真负责清理我们学校的种植园,使我们的种植园干净整洁,确保我们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等其他农作物顺利成长、开花结果,最终才能收获累累的果实。

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清理学校种植园的热情高,能够学会正确清理学校种植园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清理学校种植园的习惯,针对卫生清理不够彻底,可以让小组长多多督促并及时验收种植园的清理成果,不断调动大家清理学校种植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