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招远市大秦家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日期:2024-07-17     

字号:

本学年,我校坚持落实常规守初心,匠心常态促发展的精神,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一、建章立制,以政策作引领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本学期在原来建立的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和评估细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教学制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根据实际情况从备课、授课、听课、教研、作业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落实。

首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体教师都能立足课堂实效,积极尝试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核心素养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入手,全面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校实行三级巡课制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天巡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有效促进了教学的规范性,使教学秩序不断改善。

其次,教学常规要求具体化。备课要求教师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眼中有学生”,教案中要充分展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一点”,即: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活动及灵活安排的时间有一点。

再次,聚焦“双减”,围绕“减负提质”,教师精心设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科教师布置作业适量、题型多样,内容精选。作业批改实行激励性评价机制,在作业布置和批改中体现了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个性化的最佳发展。

二、落实培训,以学习伴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本学年我校极为重视对教师成长的规划与培训。学期初根据教师自身特点,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学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坚持注重科学性、实效性和发展性,外出参训与学校自主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现场研学和线上平台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新课标中各学科专业知识进修,也有新形势下前沿教育理论探究;既有学校建设、课程构建,也有班级管理,生命教育等等。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我校紧紧跟随这次培训行动,努力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锻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构建“互联网+教育”条件下的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前行,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狠抓教研,以科研促提升

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学科以集体备课为抓手,紧紧围绕“双减”政策,努力探寻“双减”新路径,以“减负”为目标,以“提质”为愿景,做到学生减负不减质。以“备”促研,以“研”促教,为教师们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加强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有效的观课议课是改进教师从教行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学年我校坚持青年教师上“过关课”、外出教师上“汇报课”、教学骨干上“示范课”、备课组内教师上“研讨课”,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相继开展。通过有效的观课议课,更新了教学科研观念,把观课议课活动的着眼点从传统的关注教师“教”的行为转向关注学生“学”的行为,并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共享,在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研究团队中交流、分享、碰撞、提升,达到了锤炼教学行为,磨砺优质教学的目的。

四、师生活动,以实践添活力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劳动家务、美术绘画、合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了落实“双减”的实效性。

我校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了不同学段的劳动任务,开展了“实践出真知、劳动促成长”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增强学生“以‘劳’树德,为成长赋能”的意识。在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全市中小学劳动成果展评活动,我校多名学生获奖。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经典古诗文的熏陶,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以“寸心寄华夏,少年漾诗华”为主题的千人百日诵诗活动,让学生走进了中华经典,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和文学素养。“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落实教学常规,提质增效,推动“双减”朝着国家期待、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方向发展,我们将一以贯之,持续努力,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招远市大秦家学校小学部

2024年7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