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牟小学聚焦“四点”靶向发力,凝聚“四全”育人合力,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山东省绿色校园”“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烟台市法德共进示范校”“烟台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与示范单位”“烟台市十佳法治教育组织单位”“烟台市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烟台市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烟台市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先进单位”“烟台市人民防空教育先进单位”“烟台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芝罘区教育工作标兵单位”“芝罘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与丹麦合作成为“可持续发展儿童环境试点学校”。
一、定位高标点,党建筑基领航“全过程”
1.筑牢“主阵地”,让主题教育“实”起来。以“羲和驭日,和谐育人”为党建品牌,构建“先锋党支部+四有好教师+尚美好少年”三级网络体系。坚持“八个一”:一天一次微学习,一周一次廉政自省,一月一次主题党日,一年一次红烛先锋评选,深入基层到一线,敢于创新争一流,业务过硬有一手,真心实意帮一把,全面打造党群e家,提高履职尽责的本领。
2.把好“廉洁关”,让清廉建设“严”起来。以“五雁工程”为载体,开展“头雁引廉,‘一把手’话清廉”“扛旗争先,班子成员抓苗头”以及“守清廉底线,树清正教风”系列活动,以案警廉、以法立廉。开展“立家规、严家教、树家风”活动,评选最美廉内助,将廉洁之声传递到千家万户。获“齐鲁好家风”优秀组织奖,入选烟台市《十廉工程》和《“清廉烟台”市级示范标杆项目》。烟台市、芝罘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清廉学校建设调研中给与了高度评价。
3.答好“惠民卷”,让幸福工程“暖”起来。实行弹性工作机制和优秀教师奖励机制,在“硬”执行中注入“软”关怀,为教师幸福加码。安装充电桩,解决教师用房难,邀请医疗专家义诊,配置多功能健身器材,开设“博雅咖啡屋”,为教师熬制润喉利咽饮,男女神节自制礼物、传递幸福,“口红DIY”为教师妆点美丽人生,心理团辅让教师“和乐且孺”,沐光而行。承办了烟台市“幸福教师工程”现场会;《女教师的一天》被评为山东省“正能量”优秀作品;温情有爱的党员教师手绘肖像画做学生毕业礼,成为山东教育最美瞬间,也赢得了德州市跟岗学习的校长的一致赞誉。
二、紧扣关键点,专业发展聚力“全要素”
1.科研赋能,强师之基添动力。坚持“内生驱能+外培赋能+筑基提质”:一是参观名校、悦见名师,省内外培训30多次;二是丰富教研形式,开好“四会”,即现场观摩会、困惑研讨会、问题分析会、亮点推介会”,分学科研究、全学科共进;三是课题引擎,与景中数学研究院合作,引进网络画板技术,赋能教学多元化。9人获省市区技能比赛一等奖。
2.相互借脑,课堂改革再发力。绷紧质量弦,开展沉浸式课堂视导。一是推门诊断课,即听即评即示范即反思;二是接力展评课,通过“1+x+1”模式,让学生站C位,打造“学有动力、学有思维、学有方法、学有习惯、学有所得”的“五有好学堂”;三是名师模仿课,激励教师模中研,仿中创。1名教师获省优课,4名教师获市优课,10余名教师获区优课。
3.精诚协作,梯队建设增活力。(1)分管领导做“尖兵”,锤炼业务引方向。1人在教育部、外事办举行的“中丹心理教育峰会”上作发言;1人在烟台市数学培训中做解读,在区课后服务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2)骨干教师做“精兵”,执教“携手共芬芳”示范课。(3)青年教师做“标兵”,借助“种子成长营”多向搭梯,磨砺成长。1人被评为“芝罘区青春担当 岗位能手”“烟台市好人榜样”,学校承办了新教师总结交流会。
三、突出新亮点,五育铸魂构建“全环境”
1.激活思想引擎,赓续红色血脉。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展工作格局,举行了“烟台市国防教育进校园启动仪式”,成立了以央视军事评论员、抗战老兵、党史研究院领衔的红色宣讲团,打造“英雄与少年”课程:聘请特级战斗英雄马维华为荣誉校长,三次登上央视7和央视13。举行了“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运动会,开展了为期半天的军训,创编了“国防少年”课间操,组织“讲实强军故事、讲深爱国故事、演活英雄故事、唱响红色歌曲”系列活动,坚定国防信仰。开展“我的航天日记”等研学之旅,打造行走的国防课程。多位军事专家为学生送上“六一”祝福,并捐赠10万元助力学校将国防教育做深做实。
2.守住传统之根,迈向未来之路。通过馆校合作,引进京剧、青铜器制作、古画修复,追寻圣贤之路。开设智创趣学课程,提速人工智能教育。4名学生分获“全国NOC大赛”一二等奖;5名学生获“全国信息素养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二等奖;8名学生获烟台市信息素养、影视作品一二等奖。被中国科协授予“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荣获“烟台市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优秀组织奖”“烟台市校园影视作品创作优秀组织奖”。
3.筑牢蓝盾屏障,护航少年成长。深耕“法德共进,五育共美”内涵,创建《法治之光润童心》课程体系,依托法治小公园、红领巾法学院、“小廌说法”微课堂和少年模拟法庭,增添普法新亮点。与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联合开展“博士进课堂”讲座,和烟台市戒毒所共建合作,树牢法治教育力量。先后为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关工委和青岛、威海等7个地市参观团进行法治现场展示,代表烟台市通过了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
4.廉韵润泽童心,清风涵养正气。抓好清廉教育“点线面”,系牢少年儿童“廉洁扣”。打造“隆礼重法”教育载体,开展“廉政故事我来讲,廉洁诗词我来诵”“一叶知廉”“手绘廉谱”等系列活动,在“艺”彩纷呈的活动中感悟清正廉洁之美,《爱廉说》入选《清廉烟台——清廉少年说》。
5.童建幸福之城,“益”起“志”敬美好。开展“15分钟幸福圈行动”, 让“志愿紫”闪耀在港城。通过“爱心小屋”慈善义卖、“书香校园公益万里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呵护折翼天使,让生命多样化成为学校特色。创作美德诚信主题曲《拉勾勾》,助力“诚信山东”建设。
校内外实践双向发力,滋养了学生多彩天性。一名队员被评为烟台市“新时代好少年”,1名学生获市劳动实践教育成果一等奖;学校获区艺术大赛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多个节目入选市美育现场会;篮球、足球、运动会全面开花,女足获冠军;团队打擂活动获一档,获得了“红领巾二星章大队”称号,“椿光德育”被评为第三批德育品牌,廉洁文化教育被评为山东省美德教育优秀案例。
四、找准结合点,平安校园守护“全方位”
1.常规与创新相结合。创办“安全训练营”,每月开展主题培训和演练,通过帆船运动进校园,提升自救技能,以实践促真知,落实“1530”制度。防溺水作品获得山东省二、三等奖。
2.排查与整改相结合。健全清单机制,日检查、周督查、月上报,“勤想一些,快走一步,多做一点”,下足绣花功夫,实现“岗岗有人,人人尽责”。
3.学校与家庭相结合。通过“家长慧”、微信群,以公众号、微视频、情景剧等方式进行提醒,扩大宣传全覆盖。
我们将继续以芝罘教育发展为己任,同心同向,做幸福的点灯人,共赴教育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