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烟台市蓬莱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12     

字号: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实验中学从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强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资源之间的通力合作,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实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课程目标。本年度我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手绘墙绘,绘出多彩校园。“墙上这样画,路都变好看了”。为培养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我校举行“学生手绘墙绘,绘出多彩校园”实践活动,为美丽校园做成贡献。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集思广益,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校园。

创新小制作。为提升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我校劳动月开展以创新小制作比赛,让“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理念在作品中渗透。进一步引领实验中学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跟着课本区旅行。春暖花开日,研学正当时,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校围绕爱国主义,走进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戚继光纪念馆,开展了跟着课本区旅行研学实践活动。

亲历劳动实践,弘扬劳动精神。四月芳菲尽,五月絮升华。为庆祝五一劳动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我校在五一劳动节开展“亲历劳动实践,弘扬劳动精神”实践活动,活动分为:家务小能手、小小美食家、种菜种花我在行等主题。实验学子亲历劳动实践,感受劳动乐趣,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我校开展“低碳生活我做主,巧手“智”做我最棒”的实践活动。

废旧布料展新姿。孩子们利用家里的废旧布料,通过设计图案—裁剪布料—拼贴布块—粘贴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贴画。他们用剪刀代替画笔,用各色花布替代颜料,开始了一块块碎布的精彩演绎。废旧布料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作品完成后,孩子们用自己的创意作品扮靓了教室长廊。

破旧纸箱换新颜。纸箱、包装箱,行业术语叫瓦楞纸。废旧的瓦楞纸是一种节省资源、成本低廉的环保材料。“纸尚世界”瓦楞纸社团的孩子们,将其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层次分明的纸板经过同学们的精心设计和切割,在重重叠叠的凹凸纸质肌理上,一幅幅轮廓鲜明的装饰画栩栩如生。孩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把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瓦楞纸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纸板虽小,却能演绎出深邃的历史,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还折叠出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画像、蓬莱仙境的骄傲——蓬莱阁等。

  巧手“智”做我最棒。在巧手“智”做社团,同学们经过反复的试验测出合理的比例,用废旧的梯形塑料板和胶带自制出3D全息显示器,作品的呈现让老师和同学们啧啧称奇。制作课上,老师和同学们还一起成功创新开发出3D视频源制作方法。这一成果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营造出虚拟的教学环境,地理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投影出立体的地球图像,在一遍成功的演示过程中,同学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实验中学“低碳生活我做主,巧手“智”做我最棒”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信心!“我体验、我成功、我成长”,相信不同的学生因为这一活动的展开,定能绽放出全新的自我!

饼承传统,欢度中秋。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中秋节庆祝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了解了中秋节的节日内涵,体验中秋风俗。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冰皮月饼,材料由家委会提前备好,方法由老师传授,充分发挥了育人过程中的家校合力。

这么“收”“纳”么美。好习惯受益终生,收纳整理就是众多习惯中的一种。为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有条不紊地做事风格,提高学习效率,预防和矫正他们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我校开展这么“收”,“那”么美实践活动。老师还教给同学们各种收纳小妙招、小技巧,擅用各种小妙招,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从中获得快乐和惊喜。

“剪出精彩”活动。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便惊艳了世界。同学们,仔细剪,专心刻,一张张红纸在他们的剪刀下被赋予了新的灵魂。

多彩因“染”而生。课堂上,老师利用PPT为孩子们讲解扎染技艺的起源和艺术特点,介绍扎染制作的步骤和色彩搭配秘诀。孩子们拿到扎染材料后,充分发挥想象,在欢声笑语中创作属于自己的扎染艺术品。

劳动教育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导向,劳动素养结构应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教育实施的“指挥棒”,亦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全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应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指向劳动素养培育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劳动教育更好地落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有着积极意义。

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进展情况及成果形式。

劳动教育有实施就要有评价。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每学期,学校借助劳动任务清单、劳动教育评价手册、劳动日志、劳动成长档案袋等形式,对课内外、校内外的劳动教育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辅助以生评价,师生评价,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方评价等具体情境劳动评价方式,加强学生劳动品质的养成。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会、劳动竞赛、劳动分享会,结合劳动节、劳动周等主题活动,形成立体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学校每月在年级中评选出一个劳动教育活动优秀班级,每学期在全校班级、学生范围内评选“劳动教育活动示范班级”和“最美劳动之星”,并通过升旗仪式、活动视频滚动播放的形式,推广示范班级和劳动之星的案例和经验,带动全校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每学年,学校还会评选校园十大“劳动小明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中去。

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评价内容片面。评价内容是开展评价的重要遵循,劳动教育评价应围绕劳动素养展开,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关注显性的行为目标,只评价自己“能评价的”的部分,即劳动技能水平的发展状况,而对隐性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等缺乏关注。

二是评价方式简单。评价方式是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随着教育测评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学生当作可测量、可量化的客体来看待,在评价中重“静态结果”数据的获取,轻“动态过程”的关注。

三是评价结果使用不当。教育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发挥着工具价值和育人价值两种功能,开展劳动教育评价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和各种评比,劳动教育评价成了对劳动教育的监控。

打算

设计《劳动教育作业本》。在《劳动教育作业本》中我们根据四大核心素养分别从“我喜欢劳动”既劳动观念,“劳动掌握程度”既劳动能力,“劳动的坚持性”既劳动的习惯和品质,分享“劳动心得”,从而进行全方位素养评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