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
(一)招生信息
1.招生范围:2024年小学升初中的新生是指2024年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2.招生计划:计划招收2个教学班(符合条件的均可录取)。
3.招生条件:
学校招生对象为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初中招生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
(1)市内户口类:具有服务区内居民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
(2)市外户口类:
①符合我市接收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②符合我市接收条件的外来经商人员子女
(二)招生程序
1.将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方法及网上报名操作流程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长。
2.根据烟台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家长通过“爱山东”APP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教育部门将通过大数据进行集中审核。符合报名条件的,学校将予以接收并发放入学通知书,未参加网上报名的学生将影响就近入学安置。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要求家长进行线下报名。对于没有条件进行网上报名的家长,我们也将开通“绿色通道”,在8月10日-11日集中进行线下报名。
二、落实招生优惠政策
(一)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政策。保障优抚优待子女入学权利,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按照教育部最新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符合条件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子女,按照规定优先办理入学。以上两类子女入学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和与其子女的关系证明,于8月10日-11日到就读学校进行线下报名审核。
(二)对国有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来招投资人士及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对国有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来招投资人士及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子女入学,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便利化服务保障。以上三类子女入学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 的证明材料和与其子女的关系证明,于8月10日-11日到就读学校进行线下报名审核。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直升政策。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应届毕业生可以直升本校初中,只需在智慧招生平台填写基本信息,无须提供任何证明材料。若到其他初中就读,则需根据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条件,按规定程序进行网上报名。
三、招生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登记时间为:2024年8月1日—8月8日。此阶段开放招远市智慧招生平台,家长如实填报相关信息,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并进行提交。网上报名先后顺序与招生批次顺序无关,建议家长错峰登录平台进行报名登记。利用伪造证件、虚假过户等违规手段报名入学的,一经发现,造成的后果由涉事家长自负。
(二)入学信息审核 我市将通过烟台市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家长所填报的各项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核验。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烟台市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线核验的,审核小组将通知家长携带相关入学资料原件参加现场复核。符合优惠政策 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在8月10日-11日集中进行线下报名审核。网上报名结束后将进行网上审核,审核截止时间为8月12日。审核通过后,所有信息均无法改动;审核未通过的,在审核截止时间前可继续进行信息修订并提交核验。
四、招生有关规定
1.强化责任意识。招生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情况认定复杂,学校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组织得力人员,组建专门机构,负责适龄儿童少年报名的审核把关工作,严禁弄虚作假。为切实强化监督管理,市教育和体育局设立监督电话0535-8246336专门受理招生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学校严格执行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各项规定,严肃招生入学纪律要求。严格落实免试政策,严禁超范围招生、提前招生,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掐尖招生。严禁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对违反规定的学校,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予以通报处理、追责问责。
3.严格控制班额。各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充分调配教师和教师资源,统筹考虑生源情况、休学学生复学后学位情况进行招生和接收转入学生,切实管控好班额。
4.确保做到应入尽入。各学校要提前通知本校服务区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学生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报市教育和体育局审批备案。落实好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入学通知书、复学通知书等制度,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除经教育、残联、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联合评定的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儿童少年外,做到应入尽入,努力实现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由“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不得以在家学习、接受“私塾”“读经班”等培训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或者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健全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依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享受平等义务教育权益。严格受教育能力鉴定程序和标准要求,妥善安置每一名残疾儿童少年到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不具备入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要提供个性化的送教服务。对达到入学年龄具有学习能力的三类儿童少年(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入学,学校要单独登记造册。各普通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招远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儿童少年入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6.积极做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均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予以安置,任何学校不得拒收。条件不满足者将根据学校接纳能力,就近安排到学位充足的学校。随迁子女入学实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
7.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各学校要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并在学籍系统进行标注,准确掌握在校留守儿童信息。要通过结对帮扶、心理疏导、加强与家长及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等方式,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8.保障少数民族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任何学校或个人不得以民族或民族特殊饮食习惯为由,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学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加深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少数民族子女融入学校生活。
9.推进义务教育“零证明”入学。各学校要在巩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零跑腿”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优化程序,推行“零证明”入学,原则上不再要求家长进行线下报名、提交纸质证明材料等。
10.大力推进“阳光招生”,严格实行“阳光分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主动公开招生入学相关信息,加强对主要政策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解读,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各学校严禁设立重点班等特殊班,小学一年级分班时,严禁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分班。
11.严格新生学籍管理。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严禁招收借读生,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不得为违规招收学生擅自注册学籍。严禁学校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新生入学报到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要通过学籍系统为学生转接学籍,实现“人籍一致”;原来没有学籍的,要为学生新建学籍。学生没有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为其注册学籍,严禁抢注学籍。对于小学毕业生,要跨学制招生入学的,“六三学制”小学毕业学生可升入我市“五四学制”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
12.严格加强学生信息管理。各学校信息采集工作应按照非必要不采集原则,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招生登记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将学生报名信息随意拷贝或向社会泄露。
13.统筹推进招生工作。各学校要将控辍保学、化解大班额、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育优惠政策等方面工作统筹考虑、一体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五、招生咨询电话:0535-2605638。
六、监督举报电话:招远市教育体育局,8246336。
七、救济途径: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初级中学计财办公室0535—272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