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招远市魁星路中学2023—2024学年度
教研总结

日期:2024-07-10     

字号:

2023-2024学年度的工作已经全面结束,一年来,我校积极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研先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题研究,强化队伍建设,强化质量监控,优化常规管理,开展各类课改培训和教研活动,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全面提高了素质教育质量。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先导,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保证,加大教研工作力度,工作中能够紧紧围绕新课改、走近新课程,按照学校提出的重过程、讲实效、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圆满地完成了工作计划,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工作成果。

一、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始终认真落实教研室制定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定,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每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坚持并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坚持学段质量检测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二、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行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基本的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经验性"转向"科研型",有"知识型"转向"学者型"。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驾驭课堂的艺术,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用和制作课件,能够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为此,我们下大力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教导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本年度参加校、市级教学教研活动的教师达600人次。同时积极承接市教研室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一来开阔教了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在加强校园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现代化教育硬件的配置。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们组织了网页制作培训和计算机中级培训;本学期初,我们又进行了课件制作培训。使45岁以下的教师,能够自己制作网页,自己制作课件。
      3.抓好教师业务系列达标及系列优质评选活动,及系列优质评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质课评选活动表面上是“评”,实际上他有许多隐藏的作用:可以促进教师的授课水平;可以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可以提供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可以用此课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教研平台……

所以我们把优质课评选跟提高教师的授课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评选期间,我们组织有序,活动范围广,评选及时,影响深远,效果明显。

4.进一步做好“青蓝工程”建设。

中老年教师是教育的财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希望,他们将为教育的振兴做长期的艰苦的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如何搞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老中青年教师教学相长。我们不单单搞好“结对”工作,更主要的是把这项工作植根于课堂教学中。新教师深入老教师课堂现场观摩,老教师深入新教师课堂感受进步,新教师由模仿到改革到创新,既能够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又能够自主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新教师经历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经历“赶”和“超”的过程。真正实现“青胜于的目的”。

5.继续以强化校本培训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带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力争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达成共识,就是要把转变教师观念放在教学工作的头等位置来抓,下大力气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实现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使新课程顺利实施。教师观念能否转变是决定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继续强化新课程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并举、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教师通过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三、强化课堂教学,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①落实好新课标精神,用好新教材。学期初,我们对各年级教师进行了课标教材培训,与老师们通研课标,通研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得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计划。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学校领导分组参加),集体备课采用说课的方式,内容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同级部的老师每人主讲一部分内容,之后,大家共同讨论定出教学思路,探讨教学方法。③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与教师个别谈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第二步,采用观摩研讨的方式,每年级挑选一名优秀教师精心准备一堂课,分学科进行观摩研讨,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广大教师定出教学思路及教学模式。④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学校45岁以下的任课教师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现得好;"主体参与"、"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熟练。

四、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显著
    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这已在教育管理者心中达成共识。教育变革需要教育科研,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学校承接多项课题。使教师人人参与教科研,在"教中研,研中教",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规范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严格执行了教体局规定的作息时间,按规定的时间到校离校,不加班加点,认真贯彻执行了市基教科下发的课程计划和省教委《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八项规定》,严格按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做到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为确保课程计划贯彻执行,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人员为组员的督察小组。督察小组认真工作,检查到位,一旦发现违反课程计划的现象,立即找当事人谈话,并给予通报批评,并填写于《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表》中,学期末进行汇总,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措施,有力地保证课程计划的贯彻执行。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的老师实施新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新课程也是“换汤不换药”,然沿用老一套教学方法不放,或者穿新鞋走老路,

2.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能力培养,放松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要求。

3.在备课方面有的老师不注意深入研究教法、学法,缺乏科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和课堂结构设计。知识点备课痕迹较重,部分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仍未到位,二次备课体现不足。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注意过程的积累和记录,不注意总结和研究。在学法指导备课上仍显不足。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巩固和发展新课程的研究、实施的成果,进一步研究新课标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的授课思路,进一步探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以及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更灵活地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等问题,同时着手开发与新课程有关的校本课程资源,将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继续强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的科学发展观。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唯一有效生的命力强的方法。

3.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检查力度。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起到示范校的“窗口”作用,成为全市教学工作的排头兵。
     一年来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有的教研计划不能很好地落实,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评价,以保证教学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