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现有劳动教育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3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为目标,以劳动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劳动场地建设为载体,着力实施劳动教育。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到九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
二、基地建立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因地制宜、大事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好课程计划。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2019年9月,我校建设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占地2.15亩,结合当地农业结构特征,以种植蔬菜、农作物为主,按照“实践增本领、劳动长才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0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教学、实验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1-9 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学校老师编写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学校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
(一)活动目的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学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学科整合、学生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孙瑞清
副组长:于昌河
组 员:薛建静、王晓进、孙林鹂及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育的先进教学经验,增强教 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安排学生实践体验植物的生长。将学校的操场、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根据学校情况制定劳动活动计划,将劳动教育有计划、分阶段、有实效地落实。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进行有关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
3.组织学生进行制作类活动。
十月份
进行有关劳动教育的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开展劳动教育展示活动。
十二月份
1.课程结束,上交各种材料。
2.回顾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3.教会学生学做过年面塑,回家与父母一起做。
三月、四月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进行有关植树、种花草等活动。
五月
家务劳动主题活动。
六月
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七月
各种材料归档。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和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操场、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开中小主人,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负责日常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不文明行为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1.政教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2.后勤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3.劳动教育老师(班主任协助 )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活动,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
七、劳动清单
1-3年级
1. 学会简单整理床铺、叠衣物、系鞋带。
2. 学会整理玩具。
3. 学会清洗水果、部分蔬菜。
4. 学会开关门锁。
5. 学会自己吃完饭洗碗。
6. 学会扫地、拖地。
7. 学会择菜、洗菜。
8. 会叠衣服、裤子,并归类放置。
9. 会晾、晒小衣物。
10. 学会养一盆花,自己定时浇水。
11. 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会喂养。
12. 学习卫生间的打扫方法。
4-6年级
1. 学会整理书籍、衣物主动分类摆放。
2. 学会自己换洗床单和被套。
3. 学会泡茶、制作蛋糕、水果拼盘。
4.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等。
5. 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6. 参与烹饪,能够协助父母做饭。
7. 学会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等。
8. 会刷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鞋。
9. 会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10. 主动打扫房间卫生。
11. 学习养护绿植知识,能按时为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和修剪。
12. 学会炒小菜、煮汤等简单烹饪技能。
7-9年级
1. 床铺整齐,衣物摆放整齐有序。
2. 坚持饭前帮忙盛饭,饭后主动收拾碗筷。
3. 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
4. 垃圾分类成习惯。
5. 整理收纳鞋柜,用正确的方法清洁每一双鞋子。
6. 会独立做简单的饭菜。
7. 会和家人一起大扫除。
8. 会清理冰箱。
9. 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食品。
10. 做一次“家庭废物调查”,将废品进行手工改造,废物利用。
11. 学习并尝试进行民俗制作,例如年画、花灯。
12. 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助社区的老弱病残。
八、教学设计
做面燕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制作传统面食的技术,并能独立制作一种面食。
2.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学会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
3.通过活动体会弘扬传统面食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面食文化传统,体会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让学生知道家乡的传统面食,初步学会一种面食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面燕寓意:
传说中,如果哪家的屋檐下有燕子筑巢居住,就会被主人视为是吉祥之兆。清明时节捏面燕寓意着迎接春天,迎接燕子重新归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祈盼一家人和谐安康,新的一年农业生产风调雨顺。
(多媒体展示)链接:美丽传说
(二)观察图片:
面燕的结构特点:
1.头在前,翅膀在后部。
2.头前部两只眼。
3.翅膀有的蜷曲,有的伸展。
(三)制作过程:
第一步:发面。前边讲过做法,面要软硬适中,便于造型。
第二步:揉面。反复揉均匀。
第三步:做面燕。
1.揉好的面团搓成长圆形,注意要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头部,细的做尾巴,把进口放在底部。
2.用手的虎口捏出头部、嘴,脖子要高,否则蒸出来不好看。
3.用手掌按压后半部,用刀划出细线,起美观作用;再用刀划成六块,中间一块用手弯进去,它旁边的两块把中间的包在里边,并把末梢捏在一起,最外边的两个也把末梢捏一下。
4.用剪刀在脖子周围贴身子均匀剪几刀装饰一下;把嘴巴剪开,在脖子下方左右两侧剪出翅膀。
5.用花椒核装饰眼睛,一个面燕子就做好了。
第四步: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新。
可以相互交流,发挥想象,自由创新,如做大燕背小燕、双燕合拢等。
(四)拓展延伸:
回家和家人一起做,感受亲情与快乐。
九、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