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工业设计产业链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链长、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森专题解读了《烟台市创建“设计之都”工作方案》。解读内容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持续推进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小镇、世界设计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多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省长杯”“市长杯”等工业设计行业活动和赛事,烟台工业设计影响力持续提升,工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上个月,市政府又印发《烟台市创建“设计之都”工作方案》,聚焦工业设计强链赋能作用,加快集聚设计资源和创新要素,努力将烟台打造成为设计领航、品牌响亮的“设计之都”。
一、坚持聚链发力,优化产业链工作机制。突出“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的“设计+”理念,印发了《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每年制订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按照市产业链总体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产业链链办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主责部门,高新区、莱山区为领建园区,芝罘区、黄渤海新区、龙口市为关联园区的架构设置,通过“周汇报、月通报、季督导、年度考核”以及“红黄蓝”通报等形式,统筹推进规划制定、链条招商、宣传推介等工作,切实加强工作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细。
二、坚持建强载体,持续提升支撑能力。强化对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等创新载体平台的培育认定和管理扶持,坚持以“市级→省级→国家级”梯度培育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制造业企业的设计创新与应用能力。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6家、44家和284家,数量位居全省前3。今年4月份,我市出台了《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金奖、银奖、铜奖的作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三、坚持营造氛围,高标筹办品牌活动。近年来,我市已成功举办了4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2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2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展览、6届烟台“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重量级设计活动;利用赛事平台,挖掘筛选出蓝鲸1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橙色云协同创新平台、百万像素级红外体温热像仪、海洋之星等一批不同领域的优质工业设计项目和成果。依托各类大会、赛事的高标准举办,推广展示了烟台本土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和产品,汇集凝聚了一批优质设计资源和设计人才,形成了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工业设计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市获评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相关经验写入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蓝皮书。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3件作品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1件获铜奖,36件作品获得“省长杯”金银铜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坚持赋能强链,融合推进设计制造。支持链主企业--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持续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为本地企业提供全流程设计服务;去年以来,已累计走访对接全市海洋工程、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葡萄酒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平台公司等12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10余个。同时,组建190人的工业设计领域服务企业专家团,通过举办工业设计赋能强链推进会、设计供需对接会、工业设计大讲堂、工业设计进企业等活动,采集企业需求、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发展。专家团成立以来,累计走访116家企业,收集问题87个、解决问题69个。
下步,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将围绕“设计之都”创建工作目标,聚焦工业设计园区示范、龙头带动、服务赋能,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发挥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业设计小镇文创设计产业园建设,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设计企业落户。加快橙色云、捷瑞数字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产业特色突出、设计要素聚集、服务平台共享、示范引领带动的工业设计特色园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引计划,在工业设计头部企业(机构)招引落地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发挥工业设计龙头企业资源带动作用。依托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优势,持续提升设计服务能力,做好与烟台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常态化服务对接,不断推出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设计研发项目。发挥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重要活动赛事的平台作用,将其作为汇聚国内外设计资源、招引工业设计生态企业的重要载体,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设计动力。
三是发挥工业设计赋能重点产业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省、市工业设计中心梯度培育工作,发挥并共享工业设计服务企业专家团智力资源,加强与重点产业链、重点区市、重点企业的对接,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鼓励设计机构对外拓展服务,促进设计与制造的紧密融合,努力把工业设计产业打造成烟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力引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