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
学校名称 | 莱州市夏邱镇中心小学 | 所涉学段 | 小学 | ||||||||||||
学校负责人: 赵同福(校长) | |||||||||||||||
项目联络人:姜恩慧 联系电话:18954557995 | |||||||||||||||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专业 | 职务 | |||||||||||
赵同福 | 49 | 大学 | 地理科学 | 校长 | |||||||||||
冷超 | 41 | 大学 | 汉语言文学 | 分管校长 | |||||||||||
杨志敏 | 49 | 大学 | 汉语言文学 | 教导主任 | |||||||||||
姜恩慧 | 37 | 大学 | 音乐学 | 教导副主任 | |||||||||||
徐文尧 | 55 | 大学 | 汉语言文学 | 信息化部门负责人 | |||||||||||
郑伟 | 34 | 大学 | 美术学 | 骨干教师 | |||||||||||
二、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 |||||||||||||||
(请描述本校当前的办学特色、信息化条件、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核心诉求,不多于500字。) 目前,学校的软设备配置到位,硬件设施齐全,搭载烟台市视讯平台建设的校园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库都已完成建设。信息化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在家校沟通方面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仅能停留在 ppt 制作这样简单的技术应用上,sewoo白板软件使用率较低,微课制作质量普遍不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利用率不高,教师反映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作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目前学校尚未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评价方案、约束等机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 |||||||||||||||
三、学校发展SWOT分析 | |||||||||||||||
(请利用SWOT工具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
四、学校发展愿景 | |||||||||||||||
(请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愿景) 随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生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教师研修、业务提升、课堂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各年度发展目标 1.第一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1)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2)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修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 (4)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5)不断改进探究教学的设计,提高探究在教学中的比例;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 2.第二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率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资源,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3.第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利用现有资源,探索跨学科教学和智能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质量。
| |||||||||||||||
五、学校绩效目标 | |||||||||||||||
(根据上述发展愿景,确定本校未来三年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且必须包含一至两条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联的绩效目标) 1)加大数字化校园投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校园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充分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网上评测、数据分析、 学情诊断等目的; 2)以三、四年级为试点,采用“以测促学”模式;用好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功能,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各学科教研组积极挖掘并应用相关教育软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4)
| |||||||||||||||
六、校本研修方案 | |||||||||||||||
校本研修绩效目标 | (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和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确定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相吻合、具体、可操作。) 基本的绩效目标:每个教师完成5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不少于50%。 (例:每个教师要完成25学时的校本实践,并通过三个能力点来证明这些实践,25学时的在线学习。学校层面要提交两个教研活动简报。) 可选的绩效目标* ⚫ 面向教师:教师完成 3 个微能力点的认证工作;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前后测中表现出明显差异; ⚫ 面向学生: 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自主性和课堂自信心在前后测中表现出明显差异, 标准化测试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 面向学校:学校经综合研判,模式选择“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加大探究教学的探索,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在完善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突破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开展智慧教学”。 | ||||||||||||||
研修主题 | (请从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确定能力提升工程2.0的本校研修主题,这将作为之后学校能力点选择的依据。)
| ||||||||||||||
研修内容 | 理念与模式: 利用现有的设备设施,采用数据驱动教学模式,关注个性化教育理念,引导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层人员思 考并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学生数据、学习数据、教师数据、教学数据等数据,为学校 的教学与管理提供支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
微能力名称 | 选择理由 | ||||||||||||||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 在常态化的课堂中也可以普及,略微易于操作,适合数据分析基础不好的教师。 | ||||||||||||||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 帮助老师们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创作,能够创造真是的学习环境 |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 课堂的导入对一节课的成效起了至关重要要的作用,有助于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 ||||||||||||||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 运用技术手段生成的教学过程会更有吸引力,大大降低了老师们的负担。 | ||||||||||||||
A8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 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分析、呈现和解读数据,从而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个性化的指导。 | ||||||||||||||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 更好的运用技术评价与量规,能使数据分析更清晰,对评价的实施更有效 | ||||||||||||||
研修形式 | 微能力在线课程学习+线下校本教研活动 | ||||||||||||||
研修安排 |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
阶段一 | 选取种子教师先行培训,开发微能力案例 | 教学校长 | |||||||||||||
阶段二 | 各学科教研组划定能力点范围,教师选择,开展研修活动 | 教导主任 | |||||||||||||
阶段三 | 收集教师研修案例,开展微能力测评,组织评比活动 | 教导主任 | |||||||||||||
考核要求 | (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达到的考核要求,如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考核微能力数量、测评通过率等。) ⚫ 每位教师要完成 25 学时的在线学习和 25 学时的校本实践; ⚫ 每位教师至少参与 2 次校本教研活动; ⚫ 每位教师至少通过 3 个能力点的微认证,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
| ||||||||||||||
机制设计 | (为了使整校推进顺利开展,学校将采用怎样的机制?) (一)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上级经费投入制度,规范使用信息化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三)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学校将依据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情况,编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方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