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本情况:二十里店镇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3人,兼职体育教师2人,篮球场2块,足球场地1块,排球场地1块,体操综合场地一块,田径运动场(300米),体育器材室1个,乒乓球室2个,乒乓球台4台,足球10个,篮球10个,山羊6台,跳箱4套,体操垫7块,小体操垫15块,跨栏架10付,单杠4付,双杠4付,肋木一间,平行梯1架等,多年来学校坚持“阳光体育运动”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幸福快乐体育运动,坚持两操一活动,确保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
1.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体育领导为组长全面负责体育工作,各级部主任为副组长协助组长落实工作,班主任为组员是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
长期以来,我校领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体育课时,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制订了《二十里店镇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坚持贯彻“体育是学校的脸面”的办学宗旨,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建立激励制度,搞活动体育教学工作。
2.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各年级每周3课时,制定《二十里店镇初级中学体育运动方案》,要求各班认真执行实施,每年召开多次学校运动会,开展体育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2023年九月份举行了全校的队列队形比赛,十月份举行体质测试运动会,2023年11月举行了跳绳踢毽子运动会,2024年3月举行全校的跑操比赛,每次比赛都有通知,报名单及具体要求。
我校师生全员双大课间活动主要分为基础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和初四年级两个系列活动。
基础年级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安排:
1.采用“广播体操”大课间模式。
学生统一做第九套广播体操(三遍)。
2.采用“花样健身”大课间模式。
共有八个模块组成,时间约25分钟左右。
首先由学生集体跑步两圈进入场地约6分钟,然后单人跳绳约3分钟,双人跳绳约3分钟,“8”字跳绳约3分钟,单双人踢毽子约3分钟,开合跳约2分钟,原地踏步约2分钟,开合跳、原地踏步2遍约4分钟。
3.采用“体能提升”大课间模式。
共有七个模块组成,时间约22分钟左右。
首先是跑步6分钟,半蹲起1分钟加原地踏步20秒,胯下击掌1分钟加原地踏步20秒,提膝触肘1分钟加原地踏步20秒,接着秒重复2-4动作两遍,1分钟开合跳加20秒原地踏步,1分30的鬼步舞加20秒原地踏步,1分钟开合跳,最后是拉伸放松2分钟。
初四年级采用“体能加强”训练模式。
主要采用蛙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半蹲起、限时800米跑等方式进行训练。
教师在校长的带头领导下集体跑步两圈后,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进行锻炼。
全员参与,师生同乐体育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和要求轮流指挥,班主任全程参与班级活动。在老师的参与下,活动秩序井然,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校举办了跑操比赛,检验双大课间取得的成果,展示了全校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了学生之间良好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年级特色初步形成,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回顾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发展历程,既有艰辛的付出,又有喜悦的丰收。现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