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烟台市福山区福惠小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4-06-27     

字号:

抓常规,提素养,积淀前行明方向

—--—福惠小学2023-2024学年教研活动成果

 

    本学期,在区研训中心的带领下,我校扎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亮点工作总结

落实教学常规,提升学科素养

1.细化常规,规范教学过程

  为扎实开展教学常规落实年相关工作,我校本学期从日常巡课、推门听评课、备课及作业检查等方面均细化要求,加强检查,及时通报,为老师们各项教学工作提供范本,以更好服务与教学。

2.持续推进“三有”课改进度,开展学科赛课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快“三有”课堂建设脚步,本学期我校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五学科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各学科以“三有理念”为指引,精彩纷呈,为三有课堂的推进打下基础。

  3.日常重检测,检测即总结——大教研机制日臻完善

课改进程中,教研机制在不断完善。本学期除日常教研、问题式教研外,在业务校长带领下,各学科建立单元题库,开展单元检测,质量监测向着精细化、体系化迈进。多次组织分管主任及全体教师召开学科教学研讨会、阶段性教学工作总结会、期末复习策略研讨会等,干货满满,为日常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指明改进方向。

4.教改有成果,构建新课堂

在福山区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西关联谊片教学成果展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准备,共有3人参与现场展示课,语文学科李晓雯执教四年级表达交流课《乡下人家》;数学学科马晓玉执教三年级拓展课《有趣的乘法计算》;英语学科李屏平五年级复习课《Again,please》,三节课都获得教研员现场好评,为我校学科发展做出示范。

5.积累硕实,开展“读中国·写山河”语文实践月活动

在教务处的统一部署下,语文学科开展第七届“读中国·写山河”语文实践活动月。本次实践月分为级部内围绕听、说、读、写自主开展实践类活动及学校组织专项检测类活动两大板块。学校专项检测包括:字词、积累与运用、古诗诵读、阅读理解、习作五大项,以趣味化、主题化的达人竞赛全方面展示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种下语文学习兴趣得种子。

6.开展室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热情

为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本学期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室外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向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此,我校组织全体四年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秋季科学大探索活动;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了关于水火箭制作的科普讲座与室外实践活动;各年级科学教师根据本年级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室外实验活动,各班级积极发动学生和家长参加亲子实验活动,让严谨的实验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家庭中,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

7.加强科学新课标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科学教研组在继续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技术、工程与社会领域”这一核心概念,王丽莹老师执教的《天平》一课在区课堂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继续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并组织三四五年级开展了实验教学的报告撰写和操作检测。

8.开展寒假自主预习,培养学习习惯

学期末,在教务处的统一部署下,语数英三科分管主任通过前期的商讨,方案的策划,在寒假期间语数英先行开展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培养活动。经过预习策略的汇总、自主预习单的制作、学科教研会的布置、各班级预习方法的指导及家长会的宣传发动,相信寒假一定能成为学生提升自己,培养习惯的沃土。

(二)突出劳动教育地位,以劳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本学期,我校重视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使用,组织四年级学生去到“回里镇——自然·生活实践基地”开展劳动研学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探索意识。

2.为提升我校学生的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品质,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了福山区劳动技能大赛。

3.为提高我校劳动实践成果展示工作水平,我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劳动教育成果展评提质会。学习福山区优秀劳动成果展评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跨学科研究学习方面的成果材料及视频拍摄及剪辑注意事项,综合实践教师受益匪浅。

4.为提升我校综合实践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学水平,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参加了福山区中小学青年教师论坛展示活动,观摩学习东华小学姜庆老师《自制纺锤来纺线》,听取了王英主任对青年劳动教师的期望及优秀青年劳动教师从事劳动教育的心得感悟,我校综合实践教师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和更全面的认识。

(三)以“美”润心,艺体竞相绽芳彩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相继开展体育达标运动会、美术扎染手工坊、音乐器乐及课桌舞社团。体育学科从短跑、仰卧起坐、跳绳等项目中,有效监测学生体质情况;美术作品内容丰富、健康,形式多样,其中扎染手工坊充分显示了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调动了同学们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器乐及课桌舞社团形式新颖,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空前高涨。在学科素养测评中,我校美术手工坊获福山区一等奖;音乐素养测评获一等奖第三名。

(四)师训为先,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续力量,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提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名师的引领和骨干作用如果得以充分发挥,则会为学校带来无限的生机。本学年,我校继续利用青蓝工程这一平台,全面磨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我校在本学期实行青年教师周汇报制度,交流一周的听课、读书、教学等情况。这样的“一周回顾”能够引导青年教师深思教师在个人角色定位上,要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性的认识。事实证明,“一周回顾”制度对于这些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是督促其成长的法宝。


(五)课后服务常开展,有效监管解难题

本学年,我校继续结合实际和师资特点,从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多维度,实施以“1+X”、“3+2”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发展运动特长的平台,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成长。我校以全新的视角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了以心暖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幸福多彩的童年。

(六)立足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及一二年级素养检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本学期,教务处着重培养各科教师从思想上理解内容、领会意图、把握精神,从思维上处理好“大和小、点和面、内和外、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从思路上以作业为减负切入口改革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实施作业改革的“+-×÷”,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基于作业改革的背景下,我校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尝试探索多元评价方式的改革,

学期末,一、二年级开展以“达人主题赛”为依托的学科素养检测。语文学科熟读成诵、字词积累、经典诵读为检测项目,数学以计算训练、解决问题为检测项目,并以达人竞赛的方式给与学生反馈。这是一次寓学于乐的素养检测活动,将传统纸笔答题考试转化为趣味情境监测和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富有童真童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也为我校落实“五育并举”,实现减负增质谱写了一曲华美的乐章。

二、存在问题与现状

1.各学科对新课标学习的比较浅显,还可以进行更深层的学习和探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待深化,要不断并尽快地学习和掌握。

2.缺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未能作为规范进行。

3.校本教研流于形式,部分教师以完成校本培训内容为目的,而非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我校课改的新形式。

4.作业改革不彻底,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及命题能力不高。

三、下一学期计划与实施措施

1.落实教学全过程管理。下一步,教务处将狠抓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大处落实教师本人所制订的教学计划、教研专题的实施以及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小处着眼于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情况的量化管理。每学期中、期末进行二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查教师的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老师,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情况,坚决杜绝搞形式主义,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发挥教学工作考评的激励作用,激发广大教师开拓进取的精神,确保教学常规工作的正常运作,保证学校工作措施的落实。

2.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标准,重视校本培训,加大教改力度。明确课改领导小组职责,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使课改正常有序开展,培养一批校本骨干教师,并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使我校的教研教改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好教师的教研活动和教师活动。主要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学科文化的渗透、教师听评课活动等方面进行教研。每次教研活动教师进行签到,确保教研有序开展;组织教研组老师们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认真组织老师们参加每一次培训,将培训内容按时记录在校本培训本以及听课本上。

4.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作业设计、命题规范性:邀请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更准确地理解命题理念和要求,使命题工作从随意走向规范、从经验走向科学;通过合作研讨,提高试题研究能力:定期开展教研组、校内两级合作研讨;通过命题比赛,提高命题水平,每学年开展两次校级命题、作业设计竞赛。

5.把教学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党小组,具体分工,相互协作,激励教师将理论学习和课堂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并与相关学校交流、完善、实施。

6.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们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青年教师按照“八个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成长。

    总之,一个学期以来,在区教研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学工作扎实有效、丰实深度地开展着,绝大多数工作任务得到了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各学科各班级之间还存在不均衡现象,学校特色工作存在不深入等问题。我们将吸取本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抓实抓好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各项预案,争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取得满意的成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