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夏季将至,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滋生、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也日益活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炎热天气注意及时补水防暑降温,同时防范如下传染病的侵扰。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由蜱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
随着气温升高,蜱虫进入活跃期,由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随之进入流行期。外出游玩要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皮肤暴露,可在裸露的皮肤上喷涂避蚊胺等驱避剂产品,露营者可在衣服、帐篷、背包等物品上进行喷洒。离开时应相互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蜱叮咬或附着,仔细查看宠物是否染蜱,返回家中及时洗澡并更换衣物。
小小蜱虫,携带病毒。野外活动,做好防护。一旦叮咬,不要慌张。正确拔除,注意观察。如果发热,及时就医。做血常规,明确诊断。正规治疗,健康生活。老生常谈,只为牵挂。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
建议儿童接种EV71疫苗,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教育孩子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等,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发热出疹儿童接触,注意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定期消毒。幼托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病儿及时隔离上报。
三、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
端午佳节走亲访友,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具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餐前洗手,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冷冻食品使用前,需彻底加热。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尽量选择新鲜、贮藏时间短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不采购未经检验的肉类、死因不明的禽类和水产品。不购买路边“无证”摊贩售卖的熟肉、凉拌菜、凉皮等食品。夏季吃海鲜一定要蒸熟煮透,生食海鲜安全风险较大,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醉虾、醉蟹、生鱼片这类的食物。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烂的水果、蔬菜。凉拌的瓜果蔬菜现做现吃,食用前一定要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四、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随着天气渐热,猫狗等动物开始变得躁动,市民衣着也变得单薄,被抓伤咬伤的风险随之增加。
尽量选择天气凉爽的时间外出遛狗,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狗、猫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猫,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被咬伤后应及时前往就近犬伤门诊进行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疫苗等处置。
五、布鲁氏菌病
布病人畜共患病,人若染病懒汉症,不思饮食不想动,发热出汗总乏困,肌肉关节游走痛,像是感冒常误诊。六月以内属急性,早诊早治解病痛,久病不治患无穷,丧失劳力留祸根。染病牛羊传染源,接触传播最常见,空气土壤能传染,不洁饮食也会传。人畜传播最多见,人群互传从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