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 WBDD)是每年的6月14日。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2024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日,今年的主题为“感谢您,献血者”。
设立背景
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WHO)、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献血者组织国际联合会(IFBDO)、国际输血协会(ISBT)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
2、预防、缓解高粘血症。坚持长期、适量献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流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
3、预防心血管疾病。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4、减少癌症的发病率。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铁质过高超过正常值的10%,患癌症的机会就会增加。唯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的铁质,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男士们可以定期献血。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血液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
献血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科学献血,无损健康。一个健康人即便不献血,体内的细胞也在不断地重复着新生、衰老、死亡等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一次献全血200-400毫升,只相当于体内血液的5%-10%,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一、献血前要清淡饮食
如果想去献血,那么在献血的前一天或当天最好不要喝酒,同时也尽量的不要吃一些油炸食品。如果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就可能会造成脂肪血,从而就会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但是在献血时候也不要饿着肚子去献血同,可以清淡饮食,吃一些馒头、稀饭等食物。
二、献血前不吃药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献血。特别是在献血之前服用药物的人,那么他们的血液中就会有相应的对抗物质。这样对输血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同时血液里面还残留一些药物的药性,能够影响到血液的功能。
三、女性月经期间不宜献血
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在月经期间献血,就可能会使女性出现晕倒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女性特殊的这几天里,尽量不要去献血,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四、献血前保持充足睡眠
在献血之前一定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如果心情不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那么我们身体里面就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就会导致血液的质量下降。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献血后请在现场休息10-15分钟,并以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压迫穿刺点上方5-10分钟,皮肤与血管上的针眼必须充分的止血后才能离开献血现场;
2、如果离开献血现场后,针眼仍在流血,应继续按上法压迫,直到不再流血;如仍未能止血,请立即到就近医院止血。
3、献血后4小时内多喝一些水或多吃一点流质食物。献血后请注意休息(特别是第一次献血),24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驾驶机动车辆、从事高空高温作业。
献血条件
年龄:18-55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脉搏:60-100次/分;
一般健康状况:
体温正常,发育正常,营养程度中等以上;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身体无重大疾病;有关检验结果内容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