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体育教育工作自评报告

日期:2024-05-27     

字号:

1.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成立于2017年,学校现39个教学班,学生2080人,体育教研组现有教师8人,均毕业于国家重点高校,专业能力突出,主修田径、足、篮、排球、武术、体操、乒乓球7大运动专项,覆盖中学体育教学各项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资源和活动形式,开展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体育活动”,才能收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王爱娟

副组长:杨树勇 高茂生

组员:蔡国龙 马波 郭宁王磊 李卓柏 张冲 各班主任 

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健康评价方案》的要求,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监管职责。要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3.健康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大课程”的理念,将课程整合,构建“一四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并依据学生生长发育关键期和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科学实施。

“一”——校内学科课程,即《体育与健康》课

依据《课程标准》,构建“学、练、赛”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练中掌握技能和方法,发展体能和素质,在比赛中学以致用,培养体育健康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每学期组织专项的《体育与健康》校内优质课评选,全面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

“四”——校内活动课程,即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学校体育竞赛

“一”——校外体育延伸课程,即体育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

我校实施体育作业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大健康的观念,通过家校协同联动,将体育家庭作业作为校内体育课程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4.大课间体育活动:

上午30分钟大课间:根据各年级学生体能发展实际情况、结合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统筹规划、精心设置,分时段、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分层次地进行特色体能训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柔韧协调力,深入实施“体能天天练”制度。

下午15分钟小课间:为了缓解身心疲劳,提高课堂效率,我校体育老师结合现代广播操和古代“八段锦”与“经络操”,创编了适合学生在教室内活动的微运动课程《激扬青春室内操》。此课程润物无声地传承着中华医学之精髓,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

5.体育活动课

每周两课时的体育活动课,主要以特色体能技能活动和年级单项竞赛为主,构建各年级特色项目体系,优化训练内容和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成果颇丰。

体育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如体操系列、球类运动、体育博览等多个类别,丰富体育内涵,为学生提供特长发展的平台。

6.学校体育竞赛

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竞赛的魅力,学校对校级、年级、班级的各类竞赛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学校竞赛体系。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同时选拔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培养其发展为体育特长,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

7.体育场地、保障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配置有300米田径场和室内足篮球场,室内体育场地各两栋。学校今年投入经费采购电子体质测试仪等新体育设施,为学生的体能发展提供保障。

在运动队训练方面,以专项突出的学生与专项体育教师为参与主体,运动队成员利用早晚托管时间进行训练;假期中,由家长陪同、体育教师参与和社区指导相结合,在社区及体育馆进行训练,以保障训练效果;扩大运动员容量,涵盖各年龄段的运动员梯队;以文化素养+专项技能为选材标准,形成智体合一高素质运动团队。

8.课后延时服务

课外体育活动以大课间和课后延时服务为主。大课间以体能天天练为主要形式进行,各年级分别进行不同且符合本年级体能发展特点的项目。课后延时服务以“选项走班制”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兴趣为主导,进行不同项目的学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