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金东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4-05-25     

字号:


本学期学校教务处立足教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科学规划,扎实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现就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亮点工作

九位老师参加赛课,成绩优异,两位老师参加技能大赛,成绩突出。校园女子足球赛在市长杯比赛中获季军,排演的戏剧以烟台市第一的成绩入围省赛。

二、教育教学主要工作总结

1.教研落地,提升课堂效率

开学初,以教研组为单位研读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新课标解读活动,在研习课标把握脉络的基础上,研读教材,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材梳理,让每位老师能尽快吃透教材,高效率开展教学活动。学期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周一教研,采用“小切口,细分析,深挖掘”的理念,进行课例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艺术。挖掘组内有方法的老师,分享学科教学经验。为打造高效课堂,公开课是教师最好的磨炼,学校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让老师同台竞技展风采,采用单元接力的方式,几位老师讲本单元的不同课时,探索单元整体教学之道。学校老师人人一节课,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对学科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依托区各类优质课评比,参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磨出精品设计;教研组内教师研讨交流,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提升思维水平。本学期我校逐步开展项目化研究,各教研组学习了项目化学习的理论,以备课组为单位设计了项目化学习的方案,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带领学生完成了项目化作业,教师们关注了学科整合,有了引导学生探究更真实的问题的意识。

2.课题引领,提升研究水平

本学期,在以赵校长为核心的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的组织和领导下,课题研究工作取了一定的进展,其中3项市级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完成结题,1项市级规划课题进行了资料汇总工作,2项区级课题立项。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觉地学习理论,更新观念,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细化落实,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本学期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堂常规展示活动,包括课前准备、写字、朗读等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规范了学生的课堂常规。通过语文写书法、大作文、数学组书写计算题等正规作业,规范家庭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以学科活动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抓手,以竞赛奖励为评价,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细化落实,扎实提升。语文组开展了看拼音写词语大赛,数学组每月开展一次计算题或者口算比赛。

4.队伍建设,引领教师成长

(1)强化校本研修,赋能专业发展

每学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及配档表,初步形成校本研修课程体系,即“师德水平提升”“有效教学设计”“教材把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课题研究成果提炼”“骨干教师引领”七大板块,设立骨干教师示范周、青年教师汇报周、新教师达标周,通过“青蓝结对”“一课三磨”“同课异构”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打磨和教学风格的提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强化业务培训,促进技能发展

拓展学习渠道,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培训,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找到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专题校本培训,王敏敏老师的家校共育专题培训,王忠云老师的劳动教育专题培训,张国岩老师的家校沟通pua大法,还有书法、微课程制作、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等一系列专题培训,真正实现了众人受益,共同成长。对入职近三年的青年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观看优秀教师成长分享案例,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专家新课标理念培训,激发青年教师的潜力,提高专业能力。

5.劳动教育,以劳育人促成长

以五一劳动周为契机,在常态化劳动中引导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基于学生的常态化家务劳动清单和劳动课程规划设置进行劳动技能大赛。分级部开展了“巧剥鸡蛋学自理”、“勤劳生根巧剥蒜”、“巧手叠衣会分担”“巧穿鞋带显身手”“齐包饺子巧分工”等系列竞赛评比活动,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利用“勤耕园”,开展劳动特色课。除按时令分级部带领学生到勤耕园参加劳动实践,更是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了一到五年级五门不同趣味课程,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6.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根据上级相关要求,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广泛开展教育数字化应用实践,进行智慧教研,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用。王静老师的教育技术论文《依托智慧平台,共享“云端”风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跨学科教学应用》获得2024年山东省教育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实验教学、电化教学、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优质课均获佳绩,促进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岳妍红教师获区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优质课评选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区里参加市里的比赛。 邹鹏达老师的《探究叶的蒸腾作用》获得烟台市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7.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

抓好学期初和学期末两个关键节点开好家长会,做到有层次有反馈;结合节假日开展高质量亲子活动,做到有实效有温度;进行假期家庭教育指导,做到有原则有方法;针对毕业班学生家长举办“小升初”家庭教育讲座,有指导有规划,凝心聚力共铸学生成长;充分发挥三级家委会优势,合理参与学校管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8.心理健康,工作稳步推进

本学期在区里推荐的心理平台建立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五月份心理健康月活动有效开展。全校问题学生进行定期摸排,台账建立完善。心理教研组加强教研,积极开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

9.托管服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接送困难的同时,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本学期对课后托管实行了改革,构建1+X课后托管模式。1是以班级为单位,由本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师轮流看护,以作业看管与辅导、课外阅读等形式进行课后服务,耐心地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适时答疑解惑,完成当天作业。对于优生进行培优训练,对于学困生进行面批讲解。X是多元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可以选择合唱、鼓乐团、戏剧、足球、跳绳、篮球等社团活动,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