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教研室的统一领导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了本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开齐开足课程,规范教学管理
学校加强课程刚性化管理,开齐开足课程,规范调课制度。教导处经常性进行常规检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教师教学常规性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实效
各学科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从日常教研、资料整理、取得的成绩、经验交流等方面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教研组,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着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素养
各学科认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向课堂要质量,采取教学比武、推门听课、师徒结对等形式抓课堂教学,让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四、加强作业管理,规范作业设置
学校加大作业管理力度,本着“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实现轻负高效”的原则,通过作业公示、不定期的抽查形式,确保作业管理科学合理。
取得的成绩:
语文:
1.24位同学获得了“山东省诗词少年”称号。刘福伟老师获得了“山东省诗词班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进行了全区寒假读书交流活动分享会。
2.蓬莱区教学大比武,吴佳芮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包德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
3.刘兴芝老师获得了烟台市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二等奖,李颖老师获得了三等奖。
4.烟台“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单元建构策略研究》圆满结题。卢连美老师获得了烟台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数学:
在教体局组织的数学教师大比武中,姜红玲、王雪琴老师获得了区二等奖。郭庆云老师录制的《数说中国——万以内数的整理复习》获得山东省微课二等奖。
刘丽贤带领郭庆云、赵吉芳、姜红玲参与到山东教科院组织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目前三个信息窗的编写已经基本结束。
全国益智学具课题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3月份顺利结题,我校也取回了益智学具实验示范校的金色牌匾。
英语:
在蓬莱区教学大比武中宫少霞老师的《We visit our relatives and friend.》获得了一等奖。
道德与法治:
在区教学大比武中孙娜获得了一等奖。
其他学科
在区教学大比武中,闫晓红获得安全一等奖,刘圆圆老师获得体育一等奖,于军华获得综合实践二等奖,任作卿获得美术二等奖,刘福伟获得健康教育二等奖,刘兴芝获得了家庭教育二等奖,周晓宇获得音乐三等奖,周志杰获得科学三等奖。
存在的问题:
1.年级间新教师和老教师教学成绩差距太大。
2.“双减”政策下如何布置合理有效作业方面研究不足。
3.主题教研研究的还不够深,教师的教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学年计划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组内教研和师带徒活动,提升新教师教材驾驭能力。切实落实“双减”工作,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
2.“双减”政策下,合理有效作业设计是我们下个学期研究的方向。
(1)要向课堂教学设计发力,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
(2)提高作业设计的水平,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作业。今后我们的作业设计努力方向:
①特色设计,梯度提升。
②尊重差异,多种选择。
③精准辅导,靶向跟进。
3.扎实开展主题教研,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小主题,切实让主题教研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