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物理组工作计划
一、常规工作推进
(一)打造“崇实”思维课堂课例,提升教学质量
继续推进讲评课、新授课、复习课三种课型课例研究与打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范式。开学两个月内完成复习课、新授课课例展评,随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计划充分汲取讲评课课例研究的经验教训,从年级组教科研入手,对课程标准、学情反馈、学习目标、任务活动、评价反馈、拓展训练等教学各环节深入研讨,实践总结,形成有效范式。进而提高各课型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推广三种课型范式的基础上,以“研究课落实理念、示范课引领落实、公开课推广模式、常态课规范操作”为理念指导,强化落实“以终为始”设计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基础知识”落实度、“思维提升”训练度、“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五度要求,加强对“崇实”思维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思维课堂建设的标准,立足课堂主阵地,深耕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过程中,持续推动希沃白板等教学工具的创新性应用,逐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助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本学期大组内随机抽取老师展示希沃白板的使用操作情况。
(二)实施“领航”“青蓝”计划,做好老教师引领和青年教师培养
充分发挥有经验老教师的先锋引领作用,在教学经验、言传身教等各个角度加以引领,促进学科提升高度、积累厚度。
青年教师培养依托各学区系统开展,主要内容有教学技能培养、管理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科研能力培养。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以评估他们的培养效果,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三)有序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本学期学科组积极开发基础课程群、拓展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加快推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完善。
基础课程群以“润心”“启航”为目标,依托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的特色课程。如化学组《基于地域特色的化学项目式学习课程》。
拓展课程群以“多元”“启航”为目标,物理开发提升学科能力的强基思维课程。
实践课程群以“润心”为目标,通过情境化、沉浸式学习,以厚实的学科知识储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科学的实验探索感染学生,打造综合实践课程。
(四)狠抓教学常规,实现提质增效
1.优化思维学案编制,开展思维学案评比
思维学案编制要充分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以我校课堂教学要求为指导,注重学案的简洁性、实效性、目的性和创新性。加强思维学案的问题设计和过程设计,注重教学的效果,减少形式化内容,致力于实现集教案、学案于一体,注重“教学评”一致性,注重导学、导思、导练。本学期,学校将加大对思维学案的检查力度,以高质量的备课为目的,以教学的效果为标准,聚力提升思维学案的高效作用。
2.聚力再落实学生“五本一纸一测”的作用
一是督促学生利用好错题本,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错题的习惯,提升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本,建立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督促学生平时利用好练习本、拾零本,训练学生的书写习惯,养成工整的做题习惯;科学用好计划本,做好平日的总结和反思。二是有效应用课堂测验纸,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3.强化考试研究,抓住每一次提升学生成绩的机会
各年级组要强化考试反思总结。学期伊始制定考试分析的标准规范。每位教师在学段检测后,结合学科双向细目表剖析试卷和好分数平台大数据研究教情学情,重点找准下阶段的整改方向。
6.做好优生边际生的培优促学工作。
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对重点生、边缘生的研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专门培养策略,确定清北、强基、双一流计划等培养目标。各级部通过校外资源、奥赛课程、强基课程等,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奥赛思维。
落实落细边际生培养工作。做好边际生错题清零工作,错题积累,学期末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总结、研判学生发展状况,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解决问题的措施。
完善导师制育人方案,尊重师生双向选择,建立“专项补弱档案”,让弱科真正成为尖子生的突破点和提升点。通过“导师制”“学习小组”等方式,激发学生互助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大组教研计划
本学期计划继续利用好大组教研,通过专题研究、专题讲座、专家讲座、集中听评课、成果汇报等方式进行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努力实现教师个人能力、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成果反馈。
具体任务如下:
1.继续推进高考题研究和运用;
2.三种课型课例范式的交流、推广;
3.高三二轮复习的经验推广和积累;
4.优生、特优生培养三年一体化思路和经验积累;
5.思维课堂的全面推进和素养课堂的思考、探索;
6.继续组织学习教师学科素养能力提升方面的各类讲座;
7.24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的经验交流。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