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组工作计划

日期:2024-05-24     

字号: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以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研究新高考,构建有学科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以争创优秀教研组为动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智慧,努力使地理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群策群力,全面提升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在达到学校和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力争有突破。

2.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好优班教师的储备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3. 坚持开展“同做高考题”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网络资源,深度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方向,全面完成“同做高考题”的阶段工作。

4. 开展情境化教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精心创设课堂情

境,做到学以致用, 跟进“项目式”教学探究。

5. 积极申报烟台市学科基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以研促教

1.落实教研要求,明确教研任务。

学科组的教研时间仍然是每周三下午2:00-3:30,教研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后续要具体安排。年级组结合具体情况做好计划,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年级组长应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和微教研活动,提升微教研的质量,确保微教研能高效解决实时的教学问题。

2.深研高考,提升教师能力。

在深入系统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近3年全国卷、山东卷、北京卷、2024年的九省联考试题的基础上,迎接3月份学校组织开展的全体教师高考解题能力大赛,同时开展与学生同做一组题活动,基础年级教师同做高三试题,提升教师独立解题能力,组织“原创题命制与说题比赛”,鼓励老师感受命题理念,揣测命题意图,促进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以考点为专题,以高三为主体,以各年级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分专题加强对高考评价报告的研究,从试题汇总、考点分布、考查形式及基础年级和高三的突破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力争一个月的时间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有效地指导教学。

高考结束后,高三教师要及时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做好学生的信息反馈,做好记录,及时反思汇总成报告,以便给下一级的高考备考提供有效指导。阅卷教师在阅卷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阅卷工作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3. 创新基地建设,加强课题研究。

本学期要在上学期努力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基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创新研究学科基地建设,争创一流学科、特色学科,提升地理学科竞争力。

依托学校推进的“5566”课堂新生态建设为契机,借鉴化学组项目化教学的有益经验,继续优化我们的项目化课例推进工作。组内全体教师要聚焦教学中的重难点,坚持把问题当课题选题的有力抓手,积极进行小课题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名称,在期中和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

(二)高效课堂建设

1.以“研究课落实理念、示范课引领落实、公开课推广模式、常态课规范操作”为理念指导,强化落实“以终为始”设计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基础知识”落实度;“思维提升”训练度;“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五度要求,加强对“崇实”思维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思维课堂建设的标准,立足课堂主阵地,深耕课堂教学。

以课例展评为契机,践行“5566”课堂模式,每个年级根据三种课例的模式进行学案的命制和备课。

2.每个年级切实落实每周一节的公开课,由各年级组长安排授课人员、授课时间、地点。利用教研时间进行观课、研课、磨课,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提升课堂效率,提高课堂应变能力,为优质课的讲解打下基础。同时集全组之力做好新一轮各级优质课评选工作,保证市课必上。

3. 继续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本学期初步确定大单元主题教学主题为《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初步规划以2020年高考题18题中加纳可可带的生产特点为情境,在期中考试后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展示课活动,包括课堂构建、课堂展示、课后研讨三个环节,分别在高一及高三年级进行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展示。

4.坚持情境教学,完善情境资源库

通过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现精神。本学期将继续通过过关课、示范课、常态课的研讨,积累素材,完善情境教学素材积累,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资源。

5. 利用数字教室和地理园开展地理教学

充分利用数字地理教室的设备进行地理教学,让课堂更鲜活,让地理实践力走进学生。利用大课间及周末社团活动时间,由高一高二老师引领,走进地理园,观察不同的模具和场景,开展地理现场教学。

6.推动信息化教学

根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希沃白板和各种教学APP等教学工具的创新性应用,逐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落实到各种类型的课堂中,从而助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优班教师培养团队

每级部确定1-2名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与优班教师一对一结对,进行针对性培养,参培教师与优班教师互听互评课,参培教师参与优班教师的备课、出题、做题研讨工作,并作为外出学习的首选对象,定期向组内教师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2. 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地理组虽然是一个小学科组,但是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5人,关乎地理组的教师衔接。主要集中在现在的21级和22级。各年级要确定好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人选,在教研组中与优班教师结对子,从教研到听评课,从上课到出题、备课。并且跨年级学习,让整个地理组互帮互学。

(四)教学常规落实

1.做好学科规划。每个年级组要提前做好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周计划。年级组要把计划张贴在墙上,教师个人要贴到教案本的相应位置。内容要落实到每一个周,每一次教研的主题。以避免低级重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整。

2.严格落实“五本一纸”,各级部教研组长根据所学内容特点,对五本一纸的使用制定统一标准,统一笔记本与改错本的书写格式,改错要求,教师每周检查批改,不定期检查拾零本的积累情况,规范演算本与练习本的使用。

3.发挥教案、听课本的实效作用,每个年级组要抓好青年教师的精细案、骨干教师的思维案、老教师的引领案。做到教案和听课有时效,有实效,组长周周有检查,组内周周要互学。

4.加强考试研究,不放过每一次提升学生成绩的机会

每个年级,每位教师要在每一次考试后,结合学科制定的考试分析标准规范,结合学科双向细目表剖析试卷和好分数平台大数据研究教情学情,年级组要进行汇总教研,从而及时找准下阶段的重点整改方向。

5. 落实落细重点学生的培养工作。根据年级和学区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推进重点学生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做好错题清零和错题积累工作。利用组内教研定期分析解决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辅导高效务实。

总之,我们地理组的每位老师都坚信: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学区的监督指导下,我们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都能争取上一个新台阶!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