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1.丰富教研活动
继续落实常规听评课,加大推门听课以及级部、教研组听课力度。除此以外,还丰富了各科教研活动形式,增加新《课标》主题学习、共析名师课堂等教研活动。
2.加强校际交流
“走出去”参加培训学习,是拓宽教师视野,促进专业成长的必要举措。年度内,我们做到了全学科,多人员培训,只要教研室下发通知,我们就积极安排教师走出去学习观摩。同时,我们落实教研室的“三三教研”,与“五小联盟校”积极开展校级学科教研活动,共同提高。
3.培养青年教师
第一,师德师风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青年教师的师德新风尚。通过不定期的座谈会、读书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拓宽视野,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
第二,教学常规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涵盖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青年教师掌握如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掌握良好的课堂管理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第三,搭建成长平台
1.以青蓝工程为载体,青蓝结对促成长,通过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展示课等活动从教学常规,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以老带新,由扶到放,逐步使新教师进入成长快车道!
2.以赛促教,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说课大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青年教师素养。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的已经成为教学骨干,已经独当一面。
(二)落实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1.让学习真正发生
“没有思考,便没有学习。”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设置有深度的问题、抓住学科核心素养点,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教学内容,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实现学科育人的抓手,积极去想、尝试去做。学生在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为什么要学”、“该怎样去学”“学得怎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2.让作业提质增效
作业分层设计,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群体的各种学习状态、学习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多元智能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水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进行目标分层,任务分层,难度分层。
3.让鼓励助力成长
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改为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综合考量,更能有效发挥评价功能。本年度,学校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类活动,如劳动类活动、读书节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每项活动开展都会设定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组成评价小组,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和有效。除了传统的颁发奖状、荣誉证书,我们还通过学校公众号对学生进行表彰,让学生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感受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