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日期:2024-05-22     

字号: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提高育人质量,根据市区2023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学校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持续规范日常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促进“混合式课堂教学”和“坚知果AI智慧课堂”研究与实践,切实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造符合我校实际的优质轻负高效课堂,不断深化我校基于课程标准的双平台教学改革行动,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紧扣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体系,积极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教”改革,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加快转变教育质量提升方式,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一)聚焦“常规辅教”,规范常规管理。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落实教师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的基本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二)聚焦“以教研保教”,深化校本研修。

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实验教学、课外辅导等教学研究,开展项目化教学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聚焦“以检测促教”,夯实质量根基。

关注教学过程,实行目标与量化管理,规范开展质量监测与评价,抓好教学过程督查与监控,确保常规落实,夯实质量根基。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新课堂。

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差异发展六全面提升的原则,优化教学全过程,从“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素养本位”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深度转型。

(五)加强新课标学习,转观念提素养。

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理论素养: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统领,强化课堂实践研究,变革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课程开设规范提升。

1.规范落实国家课程方案。2.规范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架构全员分工的设置与使用。

工作措施:班级专项巡查,确保课程落实规范。由学校、各级部对各班课程设置、课程表、时间表、班级架构表进行专项检查,注重对科学、道德与法治及其他音体美等国家课程、语文素养提升中写字、阅读、习作等课程设置的监督,做到课程设置规范,严禁教师出现空堂、走堂、不按课程表上课等现象,确保开齐开齐课程。

(二)教学计划规范提升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2.教研组工作计划。3.学科教学计划。

工作措施:加强常规检查落实,确保计划真实有效。及时记录教师各项计划上交完成情况,组织常规检查小组对教师各项计划进行检查,从上交是否及时、撰写是否规范、项目是否齐全、是否体现教研组、年级组全员参与(过程性)、是否真实有效等情况进行分档计分,计入教师考核。

(三)备课规范提升。

提升备课专业水平。加强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学习研究,完善课标研读、教材解析、学情分析、目标叙写、评价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作业布置等专业化备课流程,开展专业化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到评价设计,再到教学展开,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深入推进备课专业化行动,引导教师从备考经验化走向专业化。

工作措施:以备课专业化为抓手,加强集体备课组织与实施,确保备课质量,做到教学评一致性。由教研组长会同学科教师分学科制定本学期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列出具体措施,组织实施。教研组长具体组织好本学科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确保研讨实效,组织好教师签到签退表,如实记录教师出勤情况(落实好未出席教师原因)。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情况计入教师校本研训学分考核,教研组长组织研训情况计入教研组长考核。学校定期开展教师教材设计检查展示评选活动,对优秀教学设计进行展示,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四)改进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坚持素养导向,基于“混合式课堂教学”,推进“三位一体·学程优化”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即目标、任务、评价为一体,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学程优化即以学习为中心,强化目标引领,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围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等核心要素,以系列化问题替代传统的讲解分析解释,借主题式活动创设体验场景与探究情境,用新情景和新材料设计考核与评价题目。

工作措施:本着重模式不唯模式、先入模后出模的原则,组织核心研究团队探索、尝试、论证、凝练各学科课堂教学要素,优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方式设计,落实新“三讲三不讲”,剔除无效、低效环节,打造涵盖个人自学、同伴互学、课堂展学、班级评学、教师导学、当堂测学、课后补学等环节的“学教”流程,制定简洁明晰精确易操作的学教课堂评价标准,引领全体教师自觉入模提升课堂效益,并在扎实落地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寻求出模。

(五)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转变观念,切实提升课堂实效,应当是当前各学段初中部的工作重心。初中部都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努力落实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方针为已任,把长期以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件上的精神贯彻下去、落实到位,虚心接纳新思想,戒除自以为是、自大自满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作风,自觉主动地摈弃旧的教学观念、旧的学生观和旧的课堂观,加强反思和研究,以新的理念引领教学,以新的思想改造课堂,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学理念,聚焦课堂,研究课堂现状,优化课堂生态,改进课堂行为,带领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八大素养",积极推进“课改十大行动策略”的落实,真抓实干,敢为人先,扎扎实实提升课堂实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工作措施:每学年要进行两次课改诊断交流活动。本学期交流诊断内容是:
  1.《学校课程整体规划方案》制定情况;

2.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情况;

3.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情况;

4."书香校园"创建情况。

本学期的课改专项课题研究重点围绕"立德树人"、"师生关系"、"学生睡眠时间"等内容开展,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选题和立项工作。初中部要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以学科思想方法为红线,对本学段的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并绘制本学段的"知识树"、"知识地图"等。这也是下次课改诊断交流内容,希望初中部提前做好相关工作。

(六)强化作业减量提质。

扎实推进"双减"落地,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作业管理机制,加强对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全过程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控制作业数量和难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作业弹性,突出个性化作业。改革作业评价反债形式,改变用分数或等级的反馈方式,设计科学的评价量规,推行描述性的作业评语,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推动建设校本题库,减少记忆性、重复性考试,快捷、清晰、准确、高效地实现"诊断教学,反馈效果、改进教学"目的。
工作措施:强化日常督查,学科教研组对学生作业进行分类整合,拿出具体作业设计方案,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分层设计,增强作业开放性和探究性。教导处不定期进行学生作业调查,定期进行学生作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控。

(七)深化校本教研,确保真实有效。

1.做实"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2.抓好校级公开教学活动。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4.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5.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

工作措施: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保证教研活动务实高效。规范组织课例研修,提供学情分析方法、课程标准解析、课程纲要编制、专业化教学设计培训;开展同课共备、同课异构、分享课堂等系列活动,认真研究评价任务的实施,做到在课堂上合理呈现评价任务、准确收集评价信息、有效处理评价信息,高效发挥评价作用,真正实现"学教评一致性"。

教研组长具体组织好本学科研训活动(教师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组织好教师签到签退表,如实记录教师出勤情况(落实好未出席教师原因)。教研组长撰写好活动记录,拍摄好现场标志性图片,规范放置到活动记录表格中,汇同其他过程性材料分类整理,按要求交教导处汇总存档。校本研训严格按配档表安排进行组织,如遇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如期进行,需报学校审批。校本研训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任课教师全员参加。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情况计入教师校本研修考核,教研组长组织研修情况计入教研组长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导处组织落实好相关工作。

组 长:李志文

副组长:高萍  姜永玲

成 员:中小学各位教研组长

(二)强化过程监管,及时反馈提升。

为使学校教学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学校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科教研组、教师的过程性调度和指导,注重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

(三)强化考核评价,正向激励引领。

充分发挥师德考核评价的激励引领作用,将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全面纳入师德考核。一是完善班级管理团队激励资金、奖励性绩效工资、延时服务经费发放方案,加大教学质量的权重,进一步拉大分配差距,让“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真正落地。二是优化师德考核、绩效考核方案,把教学质量、育人效果作为决定性指标,激励老师们干事创业、立德树人。三是是根据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对核心研究团队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奖励计入师德考核;四是设立教学评研究改革成果加分项,对项目研究中工作积极、业绩突出、提升明显、贡献多影响大的教师进行额外加分并表彰奖励。

 

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表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3月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研讨、制定教研组计划、分学科修订教师备课制度、教学常规落实方案。

学校

教研组

分学科集体备课、分学科课例研修。分学科学生素养提升专项研讨、学生作业设计专项研讨。

教研组

备课组

班级三表专项检查、教师课堂授课、学生上课巡查。

学校

级部

教师教学常规展评。

教研组

4月

分学科集体备课、分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课堂流程要素研讨。

教研组

学生学科素养提升调度推进研讨、学生作业设计调度推进研讨。

教研组

聚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课堂教学主题月。

教研组

5月

分学科集体备课、备课组单元备课说课展示。

教研组

备课组

第一阶段学生学科素养展评、教师教学常规展评。

教研组

教学质量阶段性总结调度。

学校

级部

6月

各学科集体备课研讨、备课专业化优秀教学设计展评。

备课

组长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教师教学常规展评。。

教研

组长

学生作业设计、命题能力专项研讨。

教研

组长

7月

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教研

组长

期末质量检测、学情分析。

学校

学教改革学年度工作总结表彰。

学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