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淳于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7人,占教师人数50%;研究生学历为2人,本科学历为49人,占教师人数94%。近年,学校践行“办人民满意教学”的办学理念,以立规,精研,带教,共赢,成长为关键词,带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力争打造一支专业精良、品行高尚的教师队伍。
一、总体目标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设分层打造各梯队,确立梯队建设的整体策略,在特色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实施两条路径形成优质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打造促进创新教师成长的价值浸润,评价方式,团队氛围,研修机制,建设有共同价值追求的有一定创新素养的深受学生喜爱的魅力教师团队。
二、目标任务与要求
教师发展目标:我们希望建设一支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的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富于师爱,善于教学、勉于进取,乐于合作”,视学生的幸福成长为自己的使命。
1、鼓励教师多读书,通过读教育名著、写反思随笔、办读书沙龙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
2、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营造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满意率”逐年提高。
3、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和专业进修,向更高的专业水平挑战。
4、教师制定与学校规划相匹配的个人发展计划,并主动实施,教师的工作成就感逐年提升。
5、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推进教师社团建设,提高教师人文底蕴。
6、研究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7、形成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分层培养机制,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
三、开展优势
1.学校有一个和谐合作、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业务精良、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开展的干部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标准。学校提出了“办人民满意教学”的教育思想,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一系列素质教育新鲜经历。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开展智能,立足未来”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变革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师自制课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变革教学内容,将课内外知识有机融合,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改革考试评价,将知识和能力的考察有机结合,关注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开设课后服务选课超市,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开展等一系 列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拥有了自主开展的时间和空间,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3.德育有了坚实的根底。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载体,立足课堂主渠道,在活动中深化德育。
4.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素质开展目标科学合理确实立考察、考核工程,通过开设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的选修课程,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及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和开展学生各方面特长。学校分阶段进展达标、升级考察或考核,颁发素质开展证书。并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家长都成为学生素质开展评价的主体。
四、行动计划
(1)教育宣言计划:
每位教师以简洁、凝练、富有思想性和时代性的语言描绘自己的职业理想、追求和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育宣言。通过教育宣言体现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反映教师的高尚品质,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热情,营造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
(2)书香计划:
每学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阅读中外名著和教育名著。通过专业阅读和文学滋养,丰富人生,转变精神、气质和品性,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3)专业晋升计划:
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鼓励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高一层次的学历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向更高的专业水平挑战。
(4)职业规划计划:
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的特点、兴趣、能力、经历等,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目标,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职业规划使教师对教学、教研、思想素质、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分析,明确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分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发现自己的劣势和不足,产生专业发展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组内、校内、区内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不断激励自己,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经费保障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培训,尽全力保障教师个人,团队发展的培训费用,投入经费逐年递增。经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继续教育等培训的费用。
3、管理保障
加强对三年规划实施的目标调控,每年进行规划执行情况自检,与规划调整,保证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