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学校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摇篮,我们要让劳动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让他们懂得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劳动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勤劳、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得到倡导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说劳动,话感悟
假期里,结合春节的传统节日,学生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有的同学参与了经营家庭的劳动:过年大扫除、整理家居、春节美食制作等。有的同学走进社区参加各种志愿劳动。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生活、为家庭社会奉献力量。走进新学期学生们利用劳动课时间回顾寒假期间每一个劳动精彩瞬间,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在分享中见证了他人的辛苦付出,激发了自我的劳动热情。
二、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少年
在3月5日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学校以“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少年”为主题,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校园内植树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劳动习惯,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把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内化于心、实践于常。利用主题班队会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宣传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更多人知道、学习和传承,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等。
1.在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开展一次主题队日活动讲好雷锋故事、做一件好人好事、续写一篇雷锋日记,引导少年儿童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相互学习身边小榜样,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2.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开展一次“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团日活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我和我身边的雷锋”交流讲述活动,增加学生对雷锋精神的领会体悟,感受雷锋精神的时代力量。
三、展示成果,劳动真正落地开花
我校结合实际,把热爱劳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抓好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每天适当参加劳动能使四肢经常活动,身体得到锻炼,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增强劳动观念,体谅父母的辛劳,自觉养成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家务的劳动习惯,逐步培养家庭责任感。加强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更好地延伸和拓展学校教育,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和谐统一,让同学们在假期拥有多姿多彩的劳动体验,度过有声有色的时光,享受有滋有味的幸福成长。
四、校园大扫除
校园劳动分为教室卫生、校园甬路、园田。整洁舒适的校园反应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生活其中,既舒适又快乐。由于一个假期的离别导致校园里、教室里布满了灰尘。各班班主任做好相关工作安排及安全教育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工明确。有的打扫教室,有的打扫班级卫生区,有的倒垃圾,有的擦窗……大家充分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 认真打扫清理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园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分工明确,扫地、拖地、擦黑板、擦桌子、卫生工具整理等活动一样不落,每个人都积极地打扫着班级的每个角落,通过劳动锻炼自己,成长自己。整个劳动过程中,本着“团结互助,爱校如家”的精神,人人动手,积极合作,不怕累、不怕脏,干得热火朝天。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劳动让孩子在真实体验中,学习思考、感知行动。让他们用双手去捕捉生活的符号,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经验;获得自信满足和幸福生活的能力。让爱劳动、乐劳动、享劳动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品质。让我们和孩子一起, 在劳动中积蓄成长的力量,迎接崭新的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