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理念规划学校特色发展寨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日期:2024-05-20     

字号:

宅心”理念规划学校特色发展

 —烟台市福山区寨里小学3年规划

 

目录

一、规划时间

二、前言

三、背景分析

四、办学思路

五、领域目标

六、实施策略

七、保障策略

 

 

 

 

一、规划时间和安排

(一)2021.9.1——2022.08.31

建立起“宅心”理念的框架、开展部分行为活动,完成理念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部分视觉文化建设。报道初见端由,有成效。

(二)2022.9.1——2023.12.31

使“宅心”理念形成“宅心”教育模式,继而形成“宅心”文化,建立起一套系统性、标准性的文化体系。

(三)2024.01.01——12.31

形成系统化教育理念,开展的活动具有定期性和传承性,兄弟学校能够具有借鉴性,山东省以上学校知晓率较高。

 

 

 

 

 

 

 

 

 


二、前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根本目标,突出教育性、整体性、时代性,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把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氛围浓厚的立德树人主阵地。

福山区寨里小学是原属栖霞边缘地带的一所农村偏远学校,学校成立于1931年,历史悠久,虽几经变迁更名,但一直缺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然也提出一些口号和引进一些学校文化模型,但源于种种因素,终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质内涵。类似寨里小学的这类情况并不鲜见。文化是学校的根,只有根扎进地里,稳固了,才有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一直在寻找学校的文化溯源,而“宅心”教育的提出契合了学校目前的现状,属于区域化最偏僻的乡村,每个学生都想走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关键是把握当下,从我做起,学校要做的就是“宅心立人”,为学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全方面基础。 学校“寨里”之名,在村志里记载明朝时期,这里属于边防,是士兵长年“安营扎寨”的地方,每天进行操练,为保家卫国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着。当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回到后方,营寨没有拆,许多逃荒的,移民的,无家可归的进入了营寨里,长期以往,形成了村庄,故名寨里。小学也以村名命名,这也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历史素材和灵感点。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希望以本校为样例,提出“宅心”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命题,从而为本校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积累,同时在本体探索基础之上提炼具有普适价值的理念、方案等要素,从而为更多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三、背景分析(SWOT分析法导入)

            

1. 优势(Strength):

1)历史及地域环境:学校历史传承点已经找到,通过历史和村名的诠释成为开展主题研究的文化眼。

2)经费保障:学校是幼儿和小学一体化,因此文化引导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因为经费方面幼儿园是保障,所以有一定的科研经费。

3)专家优势:学校专家团队有烟台鲁东大学娄立志教授把关和在教科研方面有一定经验的齐鲁名师、烟台教科研专家孙振恺老师协助。(4)理念优势:以前从没有提出文化建校战略,这次是第一次,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宅心”理念具有易记、易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品牌效应。

5)领导人优势:校长是教育硕士学位,对科研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带头专研,以科研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2. 劣势(Weakness)

1)教师资源劣势:学校2020年被调走26名年轻教师出去交流,教师年龄架构偏大,资源紧缺,特别是懂科研的教师缺,需要我们慢慢培养。

2)创新力不够:以前学校从没开展过课题研究,因此科研能力不足,更不能谈创新力。

3)家长素质问题:因为学生许多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帮着带,配合学校工作方面不能够及时有效,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4)地理位置:因为距离县城较远,来回路程近100公里,许多活动开展具有局限性,交通及各种资源不便为学校发展带来挑战。

3. 机会(Opertunity)

(1)科研:学校《´宅心´理念引领学校建设研究》已经被烟台市教科院定为十四五规划课题。

(2)特色定位:以前学校没有办学特色,尽管提出一些文化口号,但与实际根本不靠边,更不能与实际相结合。

(3)德育:学校文化与德育相辅相成,能够很好促进学校德育各方面发展。

4. 威胁(Threats)

1)硬件:学校保持着原来的教育教学设施与其它学校相比本身都不占优势,这方面根本没有竞争力,我们又不想在教育方面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只能从教育的方式方法引领。

(2)师资方面:学校在划归福山后,教师老化严重,资金对外还有欠款,一方面要还外债保障学校稳定,一方面要发展,兼顾两者,平衡关系。

3)学校之间竞争:每年各学校在各方面都有评比,我校一直不占优势,如何找到突破口,将我校的优势发挥出来,让优势变为胜势,同时让学校、师生和家长都受益,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全方面的基础,有成效、有成果、有成就。

四、办学思路

学校将以围绕“宅心”理念开展全方面的主题教研,将“宅心”理念融入到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及环境文化建设,形成一系列文化体系,以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念,将理念形成一种教育模式,继而形成一种文化。

(一)整体框架

1.宅心理念与学校理念文化建设研究

2.宅心理念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研究

3.宅心理念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4.宅心理念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研究

5.宅心理念与学校视觉文化建设研究

 

 

(二)具体内容探究

1. 理念文化探究

 

 

2. 制度文化探究

1)框架

 

(2)宅心铭

 

3宅心誓言

 

 

3. 行为文化探究

 

 

 

五、领域目标

(一)文化目标

2022.01——12形成基础的“宅心”理念文化体系,做好分工,拿出基础的理念、制度文化雏形,开展的系列活动围绕“宅心”理念开展,环境基础文化建成,报纸、线上媒体给予一定的报道,师生和家长能够充分认识我校办学思路,让福山区学校能够初步认识并了解我校办学理念。

2023.01——12理念、制度、环境文化形成固定模式,行为文化活动常态化,教育教学论文见诸报端,“宅心”理念渗透到办学每个环节,烟台市以上学校关注率高,家长、师生有很高的幸福感。

2024.01——12形成系统化教育理念,开展的活动具有定期性和传承性,兄弟学校能够具有借鉴性,山东省以上学校知晓率较高。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三年的实施,从最初找到学校课程目标的切入口,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地域性特点到逐渐完善课程,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和探索之路,使之趋于系统化和标准化。

 

(三)行为目标

1.《宅心种植园》校本课程编写

2.《宅心苑》校刊创刊

3.《宅心书屋》已经建成,阅读规划

4.宅心课程评价体系、制度文化体系构建中

5.党史国史长廊及校本课程《人民的好儿子——李子民》开发

6.进一步完善“宅心好少年”、“宅心劳动小达人”、“宅心才艺小明星”等评价机制

7.宅心英语角设计和开放

8.进一步做好“十四五”规划课题《‘宅心’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开题工作。

 

六、实施策略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中层参与的学校规划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分配职责范围,定期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二)定期培训

为将“宅心”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首先让领导、教师和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过程中群策群力一级一级传达和培训,形成自上而下的传递体系,理念不偏差,少走弯路,培训中总结,培训中成长。

(三)专家引领

  定期邀请专家和上级领导到学校莅临指导,通过座谈会、参观、做报告等形式总结提高。

(四)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其中行动研究法为重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好的模式,不断完善学校文化的内涵,旨在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思路。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网络、书籍、期刊等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确定研究主题的概念、框架结构等,明确研究的目标、方向和内容。

2)访谈法:通过访谈法,进一步了解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校“宅心”文化的看法,提出宝贵意见,同时进行正确的引领,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效果。

3)行动研究法: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包括围绕“宅心”理念制度的建立,环境的布局,办学理念的确立等。集思广益,不断总结完善 ,形成过程性材料。

五) 重难点

1.重点:根据学校实际提炼出“宅心”教育的内容和框架结构,规划好文化建设。

2.难点:如何将“宅心”教育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让师生们受益,并且能够有实效,可传承,形成标准化。

(六)预期成果

形成研究性报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编写宣传手册及宣传片、形成性报告、校本课程、校刊等,在一定区域具有影响力。

七、保障策略

(一)有利条件

1.因为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对“宅心”理念的宣传和发展容易让师生产生共鸣。学校特有的花园式绿化和建筑对学校文化的构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团队集中了有科研能力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

3.学校聘请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娄立志教授、福山区教科室主任王诏、山东省特级教师及齐鲁名师孙贞锴老师为顾问,对课题研究及其行动予以指导,能够少走弯路。

(二)思想重视

1.此项规划因为涉及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因此与每个老师息息相关,学校重视程度有保障。

2.经费有保障。学校有经费规划,也会针对性的申请经费,如学校绿化,环境规划等促进“宅心”理念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3.此“宅心”理念已纳入烟台教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自烟台市到福山区教体局都非常重视。

八、个人反思

作为学校的引路人,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教育之路,我们简称为“教径”,在思想上终一天释然:教径即教净、教静、教镜、教竞、教境。起步教净,心底无私,有教无类,不忘初心,坚持本色;甘于教静,静以修身,静以养德,身正示范,教书育人;常照教镜,教学相长,反思总结,注重细节,不断提高(因为我们每个孩子的身上无的优点或缺点都或多或少有家长和老师的影子);直面教竞,民主公正,格局博大,分析优劣,凝心聚气(即使是挫折与失败,只要方向对了就要勇往之前);内修教境,终身学习,敬畏生命,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往圣继学,万世太平。愿我们每一个教育追梦者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教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