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文峰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9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53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3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到九年级每周1 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利用校内海棠园,蔬菜种植区、柳树林作为劳动教育基地。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是莱阳市金和泰食品有限公司。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目标任务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
2.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
领导小组
组长:王忠利
副组长:赵美娟
组员:万伟燕、于莲凤、崔乃丹及各级部主任和劳动教育教师
实施途径
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每周安排一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系统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
3.开展校内劳动实践。组织校园卫生清洁、绿化美化、图书管理等日常劳动。
4.组织家庭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5.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
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2.完善劳动教育设施。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场所,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设备。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将劳动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强化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劳动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5.争取家长和社会支持。形成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合力。
配档表
九月份:
1.各级部根据学校的劳动教育计划制定教研组劳动工作计划。
2.各级部组织进行有关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
3.教师节期间,学生进行设计制作类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十月份:
结合国庆节,学生进行劳动周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劳动教育示范课活动。
2.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十二、一月份:
1.课程结束,上交各种材料,并进行归档留存。
2.回顾本学期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情况,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三月、四月:
1.制定教研组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2.进行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3.进行有关植树、种花草等活动。
五月:
劳动月主题活动。
六月:
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七月:
各种材料归档。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劳动周的目的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他人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通过劳动实践来激发、拓展学生的自身素养,培养合格公民。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劳动风尚。
劳动周的时间
9月30日——10月6日
劳动周的措施
1.班主任利用班会统一部署,具体落实劳动周工作。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让家长、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成为劳动教育的示范者、引领者、参与者。
3.每位学生根据劳动周活动方案,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并留下照片或视频资料。
七、劳动教育清单
小学低年级(1-2年级)
1帮忙择菜、洗菜,清洗水果。
2.制作简单果盘,学会简单水果摆盘。
3.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4.扫地、拖地、擦桌子、晾晒衣物。
5整理自己的书包、抽屉。
6.简单整理床铺、叠衣物、并归类放置。
7.阅读关于劳动的绘本和书籍。
8.搜集并学唱劳动歌曲、劳动童谣。
9.捡拾落叶,制作落叶剪贴画。
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
1.主动洗晒衣物。
2.了解家人的口味,在家人的指导下学会拌凉菜、煮汤等简单烹饪技能,能够协助父母做饭。
3.学习尝试制作传统面食,例如饺子、包子等。
4.学会制定个人购物支出。
5.懂得珍惜各行各业叔叔阿姨劳动成果。
6.搜集并抄写、背诵关于劳动的诗词、名言。
7.国庆假期,如果你回到农村,请参加一天秋收劳动。例如:掰玉米、刨地瓜、采摘花生等。
初中6-9年级
1.可清洗不同材质的外套,拆洗床单、被套、枕套等。
2.会剥皮、切块、切片、切丝等简单刀法,掌握蒸、煮、煎、炒、汤等基本技能。
3.能够每周定时整理房间,保持房间干净清爽。
4. 会为家人做几道家乡特色菜,会做简单的四菜一汤。
5. 知道如何保养日常生活中的小电器,如拆洗电风扇、清洗微波炉等。
八、教学设计
《为垃圾分类,让环境更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环保的态度。
2.劳动能力:通过学习垃圾分类,认识垃圾箱上垃圾分类的标记,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
3.劳动精神:积极、愉快地参加劳动,主动进行垃圾分类。遇到困难努力解决。
4.劳动习惯和品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将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垃圾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依据颜色和标志区分不同的垃圾桶,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思路:本课注重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成果展示,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多媒体教学、垃圾分类桶、垃圾标识卡、废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两句话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吗?
生:第一幅:教室非常干净,感觉很舒服。第二幅图:垃圾到处乱扔,影响教室的美观。
卫生纸的家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呢?
生:垃圾分类。
师:对,我们为垃圾分类,环境会更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垃圾级分类,让环境更美(板书:为垃圾分类,让环境更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不同的环境,引发学生思考乱扔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新授
任务一:区分垃圾桶
1.垃圾可分为几类
师:同学们,通过之前的调查,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几类?
学生汇报:生活垃圾--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区分垃圾桶
师:不同的垃圾需要扔到不同的垃圾桶,你是怎么区分这些垃圾桶的小组讨论、交流。
生:颜色和标志。
可回收垃圾是蓝色、厨余垃圾是绿色、有害垃圾是红色、其他垃圾是灰色。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任务二:垃圾如何分类
观看课件,快速记忆。
师:请同学们专心观看课件,尽量记住各类垃圾属于的类别。
可回收垃圾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塑料、金属、废纸、布料、电器电子产品等。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纸质垃圾。卫生纸遇水即溶,不易回收利用,应属于其他垃圾。
公共机构或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因为他是有机的,我们吃的剩菜剩饭、菜帮菜叶、肉类鱼虾废弃部分、茶叶渣、骨头、果皮、残枝落叶等都属于厨余垃圾。食品类废物都属于厨余垃圾。但不是所有的骨头都属于厨余垃圾,大骨头这类大块的骨头,因为很难腐烂,应属于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是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电池类、过期药类、含汞类、废弃医用手套、油漆、废灯管、废消毒液、废水银温度计、废医用棉签、荧光棒等。
其他垃圾有污染纸张、快餐盒、烟头、废旧陶瓷、抹布、牙签、一次性筷子、拖把、树枝、砖瓦陶瓷类废弃物、植物硬壳、清扫渣土、口香糖、陶瓷碗碟等。
【设计意图】:通过快闪的形式展示垃圾分类知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三:正确投放垃圾
1.小组讨论交流,将垃圾标识卡进行分类
(1)同学们,根据刚才看到的垃圾分类的方法,小组合作,组长分工,大家动手帮桌子上的垃圾标识分类。
(2)每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对应概念找出分错类的垃圾。
2.集体讨论:把桌上的生活垃圾正确投放到垃圾桶内。
桌上放置:快递包装盒、使用过的纸杯、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灯泡、1号、5号、7号电池。
师:同学们,现在加大一点难度,请进行一分钟讨论,桌上的垃圾怎么投?投时注意哪些问题?
生:硬纸板类:为了节省空间,硬纸板拆分折叠后再进行投放。投放可回收物时,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轻投轻放。
师:塑料瓶内有水,要丢掉怎么做?
生:把水倒掉,把瓶子折叠,瓶盖拧上。
师: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怎么投放?
生:把水和茶叶倒掉,茶叶渣属于厨余垃圾,使用过的纸杯属于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种垃圾分开收集,投放前应尽量沥干水分。
师:灯泡怎么放?
生:投放到有毒垃圾桶,投放前要打包固定,防止有害物质外漏。
师:烟头怎么投放?
烟头属于其他垃圾,投放烟头时要先熄灭。
师:1号、5号、7号电池?
生:属于有毒垃圾
师:因生产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技术要求的,现作为其他垃圾投放。
3.对课前的调查表进行批阅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当老师,批阅其他组课前的调查表中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
生:每组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分别属于哪一类?以说一说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考察学生是否会垃圾分类,激发学生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
任务四:垃圾的危害
师: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1.生:之前直接将这些垃圾都倒进一个垃圾桶里面。
师:同学们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全都扔到了一个垃圾桶里合适吗?有什么危害?
生:交流讨论。
师: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家每户每天都在产出垃圾,这么多垃圾,如果都随地乱倒的话,你们知道会怎么样吗播放垃圾危害视频
师:你在视频里面看到了垃圾对我们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生:污染空气、污染水源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减少制造垃圾,并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事:如何减少垃圾?
生日常外出时,常备一个购物袋,购物时尽量不用塑料袋;
家中的纸盒可以做成收纳盒或垃圾桶进行二次利用;
当你在外用餐时,请带上一个饭盒,不要用一次性饭盒来盛餐;旧毛巾当做抹布等。
师: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愿我们身边还能拥有清清的水,蓝蓝的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讨论以及视频观看认识到垃圾所产生危害,自主发言讨论如何做,增强学生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任务五:谈收获
师: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劳动体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课堂上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升华。
任务六:劳动拓展
1.同学们,根据教室所产生的垃圾,课后小组合作用废旧纸箱做各类垃圾桶,并投放在班级。
2.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同学们,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正确分类、投放、处理垃圾开始,为建设美丽莱阳出一份力!
【设计意图】尝试融合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绘制垃圾分类海报。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提高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爱环境的意识。
九、成长档案
十、劳动月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让学生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并进行采访活动,写采访记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习惯,涵养劳动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