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西至泊小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5-18     

字号:

基本情况莱阳市西至泊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 0 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7 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 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0 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二三四五年级每周 2 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校园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莱阳市西至泊小学占地面积较小,劳动基地设立于校园东南角的蔬菜种植基地,一二年级每班一个保温箱,三四五年级每班 2 个保温箱,用于种植蔬菜。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 0.1 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活动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 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 “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 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通 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步加强中晓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由于我校占地面积较少。只能利用我校的食堂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项任务。学校的花坛和广场,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母的事情帮着做,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

  4、要结合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

六、劳动周方案   

1.活动目的: 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校园 20 分钟劳动”的校园实践活动,对 学生进行“卫生、劳动”教育作为本学期重点内容之⼀。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劳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 “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学生个人保洁 ——班级卫生保洁——年级包干区保洁”的良好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生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二、劳动时间:每周二 7:30 分——8:10 分,各班根据自己班级保洁情况自定当天劳动次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三、具体措施: (一)各年级责任区由年级组长统⼀分配到班,本年级 组教师全部分到班级跟班进行。(二)班级教室卫生、门前走道、楼梯间、办公室及包干区打扫措施和要求: 1、打扫工具要求:参与班级卫生的同学使用学校提供的劳动工具,包工区的工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费统⼀购买几件,工具每次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2、参与的人数:全班参与,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为几部分,劳动时间分别进行教室内、门前走廊及校园包干区的打扫。

 3、打扫具体要求: (1)门前走廊、楼梯:地面洁净,无污迹。(2)教室内: 黑板——黑板、黑板槽擦拭干净,不留粉尘和水渍。 讲台——讲台上无污渍,电脑、键盘、鼠标保持洁净; 内外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电脑柜无杂物和残留早餐等。 多媒体台——抹布擦拭,做到上面没有浮尘,台内干净整齐,无杂物。教室地面——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板,保持洁净;无杂物、纸屑,无污渍。 教室桌椅——摆放有序,课桌内书本、用具摆放,无纸 屑等杂物。教室的瓷砖墙壁——每周擦拭,无污渍。 卫生角——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不能有垃圾,一日三倒。 

劳动清单

 

八、教学设计

洗餐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 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 布。 教学过程: 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 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 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 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 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 洗到。(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 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 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 味。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 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5、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九、成长档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 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 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