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接续推进“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素养课堂建设,致力于“卓越牟一、和谐牟一、奋进牟一、品质牟一”品牌建设,教务处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细节至上、狠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校课程体系为抓手,以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创新“5566”课堂新生态,推进“大单元、项目式”教学,加快“崇实”思维课堂建设,高效推进学校教学工作。
二、工作目标
1.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坚持“教育质量就是生命线”意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2.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规划,贯彻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考核制度,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以建设“崇实”思维课堂为目标,打造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典型课例,形成范式进行有效推广,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的结构,各学科组围绕学校“润心 多元 启航”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有效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科基地和课程基地建设,提升市域范围影响力,力争在市域范围达到示范引领作用。
5.加强学术委员会、学科教研组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科大组教学研究流程和方式,以“高考解题能力大赛”“命题说题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高考研究,突出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师对备考方向、策略的研究能力。
6.进一步完善优生和边际生培养方式方法,推动优生和边际生工作方式科学化、精准化,助推优生和边际生工作跨越式发展。
三、重点工作与实施策略
(一)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1.扎实推动学科组教研工作,打造“学术至上、团队至上、责任至上”的教研组文化。
(1)优化“3+3”崇实校本教研
各学科组要按照《牟平一中教研流程》规定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年级组长应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和微教研活动,提升微教研的质量,确保微教研能高效解决实时的教学问题。
教研活动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要在深入系统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突出研讨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教情、学情、考情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研究等,合理安排有效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能。
(2)打造“崇实”思维课堂课例
继续推进讲评课、新授课、复习课三种课型课例研究与打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范式。开学后各学科在上学期拿出讲评课范式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推进,形成闭环。开学后开展复习课范式的研究,力争两个月内完成复习课课例展评,学期内完成新授课的课例展评,随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2.持续推动高考试题研究,组织开展高考解题能力大赛。
各组要利用教研时间专题学习研究山东省高考评价报告,明确考了什么,怎么考的,有针对性地研究考点、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力争用一个月的时间形成可行性研讨报告,有效指导教学。7月份,结合学生高考信息反馈、高考阅卷教师的感悟以及我校高考成绩,教务处组织高考反馈交流会,共商共研高考,为教育教学的突破建言献策。
3.创新基地建设,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区域影响力。
(1)创新学科基地和课程基地建设
各学科要在上学期取得优异学科成绩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依据学科基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创新研究学科基地建设,争创一流学科、特色学科,提升各学科竞争力。
(2)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各学科组依托学校推进的“5566”课堂新生态建设为契机,借鉴化学组项目化教学的有益经验,结合学科特色,加强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提升教学成果,力争在区域教学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
鼓励教师聚焦教学中的重难点,坚持把问题当课题选题的有力抓手,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名称,教务处进行中期调度,学期末开展考核评比的方法,督促各学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实施“青蓝”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要依托各学区系统开展,主要内容有教学技能培养、管理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科研能力培养。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以评估他们的培养效果,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二)深耕课堂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1.增加学科联动,纵深推进课堂建设
各学科以“研究课落实理念、示范课引领落实、公开课推广模式、常态课规范操作”为理念指导,强化落实“以终为始”设计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基础知识”落实度;“思维提升”训练度;“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五度要求,加强对“崇实”思维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思维课堂建设的标准,立足课堂主阵地,深耕课堂教学,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开展教师各级各类课程评比
按照《牟平一中校级优质课评选方案》组织开展校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各学区系统要持续开展“树标课”“优秀课例”“过关课”“班会课”等系列课程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要以省、市级的“一师一优课”、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评选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授课水平。
3.继续开展大单元和“项目式”教学探究
各学科大组长要带领学科骨干教师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设计,加速推进我校教学改革。以化学组项目式教学研究为支撑,各学科组要积极跟进,开展专题研讨,创新开展本学科组项目式教学模板,继续深入研究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的实效,不求一蹴而就,但求脚踏实地,见到实效。
4.深入推动信息化教学
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划,持续推动希沃白板和各种教学APP等教学工具的创新性应用,逐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助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5.有序推进课程建设
在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润心 多元 启航”校本课程体系。本学期教务处致力于组织各学科组积极开发基础课程群、拓展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加快推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狠抓教学常规,实现提质增效
1.各学区、学科组、年级组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标准制订本学期工作计划
(1)学区教学工作计划。各年级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重在实效,有效指导学区教学。开学第一周,各学区将电子版教学计划交到教务处。
(2)各教研组制订学科组、年级组工作计划。各年级组按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并严格规定的统一进度教学,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对此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务处也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学科教学进度及执行情况。
2.教案和听课本的创新应用
本着发挥教案、听课本的实效作用,依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开展教案不同的呈现形式,主要是青年教师的精细案、骨干教师的思维案、老教师的引领案。新学期教务处将以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加大教案的检查力度,做到减负的同时又提升了备课的质量,提升了教学效率。
3.聚力再落实学生“五本一纸一测”的作用
一是督促学生利用好错题本,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错题的习惯,提升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本,建立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督促学生平时利用好练习本、拾零本,训练学生的书写习惯,养成工整的做题习惯;科学用好计划本,做好平日的总结和反思。二是有效应用课堂测验纸,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文科开展三色卷应用实践,优化文科知识提升方法。
4.强化考试研究,抓住每一次提升学生成绩的机会
各年级要强化考试反思总结。各学科大组长制定了考试分析的标准规范。每位教师在学段检测后,结合学科双向细目表剖析试卷和好分数平台大数据研究教情学情,重点找准下阶段的整改方向。班主任结合平台数据分析班级存在的问题,确定努力方向。
(五)教学考核评价,形成阶段成果
1.开展学区教学工作评价考核
每学期末学校根据学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学区教学工作评价,表扬优秀学区,督促后进学区。
2.开展学科教学工作评价考核
每学期开展学科大组教学工作评价,表扬优秀学科组,督促后进学科组。
3.形成阶段性成果
各级部、学区、各学科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过程化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对开展的工作成果及时总结,形成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