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思想认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莱州市中小学“1+1+N”体育教学工程》 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把提升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 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及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工作
1.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初一至初四每周3节体育课。开课率为100%。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体罚学生,能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热爱学习,发挥特长,培养其素质。
3.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根据“1+1+N”教学工程,篮球和足球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
三、社团工作
1.本学年根据学校安排开齐各种体育社团,跳绳、篮球、踢毽、足球、乒乓球。
2.每学期都能做的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3.积极培养后备体育特长人才,形成梯队。从初一开始抓,初一初二是基础,初三初四是主力的梯队。
四、“1+1+N”教学
1.学生掌握一项主要篮球技能+一项次要足球技能+掌握N种锻炼身体方法。
2.抓好两操是学校一项重要内容,本年度我校大课间的篮球操、素质练习完成了组合,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3.课外活动、体育活动课都制定适合本年级的篮球、足球 活动项目及内容,并建立由班主任带领,体育教师巡回指导管 理体系,着重抓好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
4.每学期都制定篮球评价标准,组织对学生的进行篮球评价并能整理好成长档案,开展篮球、足球对抗赛,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竞争性和集团意识。
五、训练竞赛工作
1.为更好地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学校统筹安排各项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2.组织了校春季田径运动会、春季篮球对抗赛、秋季“校长杯”足球对抗赛、秋季体质健康监测、秋季阳光运动会、乒乓球赛、拔河、跑操、队列队形等系列活动。
3.我校开展的训练队有: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跳绳队、 踢毽队。
六、学校经费投入
我校购置跳绳器材,篮球2个,乒乓球50个,各种辅助训练器材,教师外出培训学校,共计0.5万元。
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在多方协调和指导下,我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能够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顺利开展。对优生加强辅导,对差生用爱心去感化,全校及格率,优秀率都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