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 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 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 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 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 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 上交教导处。 2、 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 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 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 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 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因素。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目的 1 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用 布置、课后小节、板书设计,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 案应字迹清楚整洁。 3、 教导处按计划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 查备课情况,应按规定时间交教案。 三、上课 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 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音体美及实验课教师必 须在上课铃响前将学生整队带入规定场所,下课整队带 回)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上课期间不能坐堂,下课不 拖堂。 3、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 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 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 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 2 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 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 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 小组教学、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自主自 能学习。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 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 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 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 8、学生思维活跃,重视课堂的双向交流,学习潜力 发挥好,并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 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 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作业量不超过 1 小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行面批。 3、严禁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在中午或课间有意或无意 3 布置作业练习或叫学生到办公室批改作业。 4、检查作业要及时,批改作业认真,错误要记录, 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 五、辅导 1、语文、数学的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后 进生转化记录;(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 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 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四五年级 学生建立阅读笔记。 2、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有计划 的辅导活动。 3、 学生音体美课要满员出勤,其他任课教师不准在 音体美课时间内随意留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扰乱正常的教 学秩序。 六、听评课 4 学校组织各科校内公开课,全体教师都要做好听课记录, 并及时组织评课,并按时听课录栏目填写,并及时写好听 课心得。 七、教育科研 1、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业务学习,要求全员 参与,积极准备。 2、严格执行各组的教研计划,确保教研活动经常化, 制度化,有教研活动记录。 3、教研活动期间不得闲谈,不能擅自外出。 4、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一篇教改或教研论文。 5、认真写好理论笔记,学校不定期抽查。 6、各教研组均有实验计划,重点实验教师、实验班、 实验措施,学期结束有实验总结。 7、学术论文及经验材料,公开课教具制作按考核方 案量化。 八、教学总结 学期结束,各年级学科、各教研组及兴趣活动小组按 学校规定时间将总结交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