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5月17日
参加人员:赵殿君、刘纯阳、封宗喜、宋佩真、李月、苑玉庆、王日芬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在理化教学中,如何认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重视项目学习
一、活动讨论
1.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应被看作是激发学习的过程,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终身学习,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动型人才。“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强调基础教育一定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2.初中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理化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理化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
3.基于发展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我们认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应涉及教与学模式方法的革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在“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部分进一步提出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在2022版《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也指出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理化教学,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学习。
4.在理化课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交流、评价、反思;项目学习活动结束时,学生要交流汇报完成的项目成果,从而达到学习理化知识和技能、掌握研究方法和策略、关注社会问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可见,实施项目学习,能使学生在知识获取、技能提升、探究过程体验及方法选择与运用、社会生活认知与情感转变、世界观形成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实施项目式学习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活动总结
1.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因此,在2022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理化课程既强调理化学科及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又反映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共通性素养,倡导学会学习、合作沟通、创新实践等方面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深化教育改革。项目式学习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这就要求理化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育人为本,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2.一些教师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基本固化,表现在:长期的“以知识为本”课堂教学范式早已轻车熟路,教师在面对家长和学生对中考的期望和压力,以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二者的决择中,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前者;许多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相关基本知识、组织管理形式、引导技巧等缺少了解,自身的创新意识、跨学科思想也比较薄弱;项目式学习一时难以根植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上。
三、活动成果
通过本次研讨,全体理化教师认识到项目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多元能力,是一种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做到把“知识为本”转化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模式,项目学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