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发展规划】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日期:2024-05-17      来源: 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

字号:

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部、市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把握职业教育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发展,以勇夺高地的精神状态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树正气,聚合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以体制机制、管理治理为着力点,抓规范、落实、提升,积极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科学编制学校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改革发展路径,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制定以下规划。

一、整体推进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学校工作规范体系

学校主要负责人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科室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体教职工人人有责。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要求,切实做到“整体设计、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常抓不懈,操作规范、落实到位”,构建“风险管控—责任落实—隐患整改”一体防控体系。

1.对照上级标准要求,逐项抓实校舍、食堂、消防、安保、交通、教学活动、危化品、校园及周边环境、心理健康等各项安全工作,逐项逐环节条分缕析,形成整体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

2.按照动态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清单、责任清单和隐患整改清单,必要时实行挂牌整治、销号整改。

3.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疏散、消防、防踩踏等演练计划、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4.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安全档案并加强管理。

5.做好“校方责任险及附加校方无过失责任保险”工作。

6.加强值班值守和校园网络监控管理,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

7.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支持,邀请专家全面指导,争创“星级安全校园”和“星级学校食堂”。

二、积极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决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教学和管理相得益彰、家校协同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有效解决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脱节、认知和行为相背离的矛盾,努力达到“知行合一”。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8.突出德育时代性和时效性,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

9.坚持“全科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政课为示范引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建设课程之间横向贯通、学段之间纵向衔接的德育一体化课程。

10.坚持“活动育人”。突出德育时代性和时效性,构建德育活动序列化、规范化体系。实施好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德育活动。重视抓好每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素质课堂,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礼以及党建节、国庆节、教师节、5.12护士节等重大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专题教育。引导鼓励学生每日收看《新闻联播》,每周收看《新闻周刊》。重视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等。

11.坚持“文化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传统与现代融合,继承与创新结合,与“活动育人”配合,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弘扬齐鲁文化、胶东文化。

12.坚持“管理育人”。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向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精细管理要成效,将德育工作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推行“值周班长”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展“法制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重视师生心理健康问题,设计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3.严格落实国家省市规范教材选用和校本教材编写规定。

14.制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精品资源课建设。

15.加强教学视导,制定落实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质量分析等制度。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教学常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课标课程,夯实教学基本功。

16.聚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积极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进一步深化和谐高效课堂建设。

17.发挥烟台市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联盟作用,加强空中课堂建设和在线学习研究;加强实验教学、实训实习工作。

18.认真研究贯通培养、转段升学、资格考试等工作,确保培养质量、升学率和通过率。

19.深入研究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

20.选择护理专业试点,探索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融通与配合,形成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并积极探讨与高级护理方向相契合的培养方案,循序渐进付诸实施。

21.加强日常考试命题和阅卷研究和管理,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开展质量评估,使之真正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2.做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

(三)强化体、美、劳等教育。

23.严格落实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规定。

24.探索实施寒暑假体育作业。

25.抓好学生会组织、社团建设,抓好禁毒教育、国防教育。

(四)健全大赛机制。

26.重视并建立健全大赛机制,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局面。

(五)健全家校合作育人体系。

27.重视和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28.建立健全学校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规范工作机制。

29.开好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推行学校领导、学生科长、班主任向家长报告工作制度。

三、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内部治理体系

(一)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30.整合调整成立“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1.加强学校党组织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规范组织生活;创新开展党员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争先”,创建党建特色品牌;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

32.重视发展党员和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规范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选拔培养机制。

33.全面卡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务政务公开等制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34.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漠视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弛而不息推进行风建设。

(二)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

35.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指导各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研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措施,逐级落实责任制,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36.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

37.研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宣传工作引领,逐级落实责任制,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时刻把握师生思想脉搏,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以及各种错误思潮、负面言论等,健全舆情预防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

38.加强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39.抓好“学习强国”平台的使用。

(三)激励教职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加强队伍建设。

40.完善落实教师宣誓制度,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41.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改进知事识人方式,建立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师德考核、岗位职责、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年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树优、聘期考核、班主任考核“九位一体”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42.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发挥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护校名师等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请进来走出去”提高培训质量。

43.建立完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机密结合制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4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四、努力形成以服务和效能为目标的教育保障体系

45. 加快信息化资源建设保障。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教育环境。完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突出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完成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制定,努力打造信息化建设示范校。

46.全力做好招生、实习就业保障。建立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时刻把握市场脉搏,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专业设置、招生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47.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理顺财务、后勤、行政等各个方面的制度规范,推行程序化管理。

48.切实重视并做好老干部和工会工作。

49.做好其他日常服务保障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