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爱祖国,跟党走;讲政治,树信念。守法规,遵校纪;违法事,绝不沾。廉与洁,记心间;不吃请,不受礼。不索要,不推销;有偿教,须远离。讲语德,不责骂;讲方法,不体罚。见家长,有礼节;常沟通,互尊重。
(二)爱岗敬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作假。守制度,讲规则;上下课,要准时。备讲批,用心做;教与学,求质量。多读书,善反思;崇科学,拓视野。研业务,提技艺;勤学习,终身益。明使命,志高远;做名师,敢挑战。
(三)爱生如子。生有疾,立就医;生活中,多关心。有错误,善沟通;动以情,晓以理。蹲下身,悟童真;会赏识,寄厚望。纷争起,要理智;冷处理,勿冲动。善聆听,勿主观;明过程,不武断。知差异,因材立;重个性,展所长。
(四)爱校如家。校之兴,我之责;谋发展,献计策。舍小家,顾大家;排校忧,解校难。惜物资,节水电;重安全,排隐患。知校情,重舆情;学校事,我关注。讲民主,讲程序;校管理,重参与。校兴衰,共荣辱;校声誉,系心间。
(五)宽人律己。严律己,常反思;讲师风,重团结。不拉帮,不结派;隐私事,不乱传。求大同,存小异;小纠纷,宜沟通。有困难,互相帮;助人急,解人难。得与失,少计较;胸怀宽,能容人。有问题,敢担当;讲奉献,淡名利。
(六)为人师表。穿得体,配饰宜;言得当,举止端。进课堂,无手机;不渎职,不离岗。坏情绪,要控制;不迁怒,不发泄。对学生,须公正;不偏爱,不歧视。结对子,师带徒;不保留,同发展。爱团队,讲大局;听安排,服管理。
(七)教书育人。育优生,德为先;抓全体,抓全面。教知识,重能力;讲差异,激兴趣。作业量,严控制;减负担,提效率。抓评价,多元化;生操行,客观评。善创新,重实践;倡自主,能合作。促博学,厚底蕴;塑自我,扬个性。
二、考勤及办公制度
(一)严格执行学校考勤制度要求,每日两次做好指纹签到和纸质签到;不迟到不早退,最晚预备铃响以前要进办公室;规定的放学时间后才准离开学校,有特殊情况需要向部门领导请假。严格按规定程序请销假。学校开会要提前5分钟到场,关闭通讯工具,会议期间不交头接耳,用心倾听并注意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准确贯彻落实。
(二)办公时间不进行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禁止闲谈、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网购、炒股、看电影、听音乐等活动,更不得进行网上赌博。上课时间,不随意串岗、空岗,不得在校园闲逛或进行体育和娱乐活动。
(三)教学物品要摆放整齐,保持办公桌和办公室整洁;下班或离开办公区域,要规整办公桌面,并将座椅靠近办公桌。除水杯外,办公区域不要出现生活用品。讲究卫生,积极消毒、通风,及时做值日,维护好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办公设备,公用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位。
(四)要时刻保持办公室安静的环境,教研活动要到集备室;有教育教学问题需要个别交流时应降低声音,不影响到第三个人。办公期间不瞌睡,不大声喧哗;带学生到办公室处理问题时,力求不影响他人工作。
(五)上课期间不带手机进教室,值班时不在教室翻看手机;不在办公室、教室会客,不带孩子进教室,要教育孩子在办公室或教学楼内尽量不说话或小声说话,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办公。
(六)不在办公室和教室吸烟,不乱丢烟头;不在教室化妆、吃零食;不在校园内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要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七)着装干净整洁、大方得体。校内男教师不得穿背心、短裤,女教师不穿超短裙、低胸装、吊带装、拖鞋、过高的高跟鞋或其他短透露的奇装异服。饰物佩戴得体,不宜有响声,不佩戴贵重首饰,不化浓妆。上班时不留长指甲和涂抹指甲油。
(八)遵纪守法,爱集体,守诚信,保廉洁。团结互助,服从指挥,尊重他人,维护集体声誉和教师形象。
(九)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纸张,下班离开办公室时要及时关灯,关窗,关闭所有电器,并锁好门。贵重物品不放办公室,要及时带回家。
(十)双休日或节假日严禁带校外人员进出学校和办公室。
(十一)教师车辆按照规定位置规范停放,否者将被强制锁车管理。
双语教师办公纪律规范,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师职业行为正面负面清单,由级部、部门结合师德月反思和评价活动抓好落实,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学校课程中心将不定期进行抽查,期中期末组织学生问卷,结果记入教师师德考核。对于查处和反映集中的问题,学校将进行通报和约谈,情节严重的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三、教学制度
(一)教学计划:学期初任课教师要依据学校、级部、教研组的课程教学计划,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所教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
(二)单元备课:在单元授课前一个周,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单元集体备课。由一人主备主讲,备课组全体成员参与讨论,主备人可实行轮流制。
(三)课时备课:课时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科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分析和挖掘教材是否到位,在教师的备课中可以清楚地得以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教育观念,在教师的备课中也可以清晰地得以反映。备课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请老师们切忌“高效课堂从备课开始”。
(四)导学提纲:导学提纲是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或成功的关键。导学提纲的设计关键要在“导”上下功夫,这里的“导”主要是指如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建立和谐高效、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势在必行。教师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行为要求:
1. 严格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不提前上下课、不拖堂,做好上课前的思想和精神准备。
2.严格按教学进度计划授课。
3.教师教态自然大方,不坐着授课,不手撑讲桌授课,不在上课期间会客、接打手机。偶发事件处理灵活得当。
4.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利,严禁在课堂上将学生逐出教室。
5. 上课要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要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6. 板书要简明扼要,工整规范,设计合理。
操作要求:
1. 教学思想端正,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积极探索实践“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使教与学变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 教学各个环节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4. 教师要有灵活的思维应变能力,机智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超出备课时预设的问题,能放能收,收放自如。
5. 能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效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6. 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五)作业设置与批改:课内外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智力的必要环节,也是反馈教学信息,抓好矫正补救的有效途径。
操作要求:
1. 各科学生作业均采用活页作业纸书写。作业纸于学期初由教导处根据学科学期作业次数、班级人数、及教师任教班数一次性发放到学科教师。超量作业所需作业纸,要经过教导处审批后,另外领取。教导处要做好作业纸发放记录。
2. 教师应对学生作业从作业时间、作业态度、作业格式、作业书写、错误修改等全方位提出明确、严格要求。
3. 作业批改,除随堂练习和作文批改改革实验(必须经学校教导处批准)可以学生相互批改外,其它正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全改。
4. 所有作业均采用等级评价,学校统一规定采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从作业态度和作业水平两方面进行评价。提倡使用文字描述性评价。
5. 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并按要求填写作业批改记录单和矫正补救措施。
6. 教师要对学生作业错误的修改进行二次批阅。
7. 作业反馈矫正之后,要及时收齐,将学生活页作业加封皮后,装订保存。
8. 各学科正规作业次数必须达到上级规定数量。
9. 各学科要根据要求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科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和自主性作业,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六)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准确把握教情、学情,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操作要求:
1. 随堂检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需要确定,不一定每一节都进行。由教师个人组织,教师个人批阅,不作成绩记录和统计。一般以作业纸形式出现。具体要求同作业设置与批改。
2. 单元检测,由教研组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统一组织。试题可以运用上级业务部门提供的,也可以由教研组自己拟定。试题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着重体现常规思维能力的考查。检测要在同一个时间段由教研组确定,由教师随堂进行,由教师个人批阅,成绩采用优、良、中、差等级制评价。单元检测要进行成绩记录与统计分析,学科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导处统一印发的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单,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好补救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意见。认真编写“单元检测试卷评析方案”。试卷反馈、评析、修正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将单元测试卷加附封皮装订后保存备查,保存期为半年。
3. 期中考试,根据教研室进度计划由级部统一组织。试题一般采用上级业务部门提供的题样,级部可以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教学实际进行适当修改。考试时间、监考人员、阅卷程序由级部统一安排,成绩采用优、良、中、差等级制评价。考试要进行成绩记录与统计分析,级部、教研组和学科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导处统一印发的期中、期末检测质量分析单,对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好补救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意见,完成后交教导处存档。教师要认真编写“期中、期末检测试卷评析方案”。试卷反馈、评析、修正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将试卷加附封皮装订后存档备查,保存期为半年。
4. 期末考试,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必须严格组织纪律和组织程序。试题使用教研室统一印发试卷,考试时间、监考人员、阅卷程序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成绩仍然采用优、良、中、差等级制评价。其它要求同期中考试。
(七)质量分析: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措施。教学质量分析必须坚持做到制度化、常规化。
质量分析操作要求:
1. 单元检测,由学科教师个人负责统计所任教班级的有关数据,教研组长负责进行教研组有关数据的统计,分别填写由教导处印发地“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单”。由教研组长主持召开“单元教学质量分析会”专题教研活动,分析本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和今后改进教学的意见。活动情况教研组长要认真在教研活动记录薄上做好记录。
2. 期中、期末检测,由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统计本学科的有关数据,级部领导负责进行级部有关数据的统计,分别填写由教导处印发地期中、期末检测质量分析单。要召开好三个会议,一是级部“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全体成员和级部领导参加,由级部副主任将活动情况记录到“级部业务活动记录簿”中,教研组长将活动情况记录到“教研活动记录薄”中。二是“班级教导会”,班级育人团队全体成员和级部领导参加,由级部副主任将活动情况记录到“级部业务活动记录簿”中,班主任负责将活动情况收集梳理加附封面装订,交教导处存档。三是“级部期中质量分析会”,由级部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期中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进行全面总结,表扬各方面进步较大地小组和个人,进行学习经验介绍。由级部主任负责整理“级部期中质量分析会”会议材料,交教导处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