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2024年)

日期:2024-05-16     

字号:

     一、学生进出校门管理制度

 (一)入校进门规范。一是学生进校门必须佩戴口罩,将胸卡戴在胸前并将正面展示给门卫,保证胸卡上的信息齐全准确、照片与本人相符。不戴口罩、胸牌信息不全、不符者,延迟进校门,由级部领导进行教育并统一登记,待联系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补办相关证明后,根据情况可以安排入校;学生不得自行硬闯入校。二是主动配合门卫进行体温检测,并保持安全距离按序排队入校。三是开学日还需根据上级要求主动出示个人居家健康备档卡及健康码、行程码及疫苗接种等信息。四是穿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共青团员佩戴团徽。服装干净整洁,精神面貌好。五是学习、生活用品准备齐全,自己整理好书包、行李箱,并自行带进校园。严禁带手机、烟具、火柴(机)、管制刀具等违法、危险物品入校。六是尊重门卫和值班教师,服从管理;对人有礼貌,学会礼让,见面向老师问好。态度蛮横,不服管教者,由家长和级部领导教育,延迟进入校门。七是主动告知家长规范停放车辆,不将车辆停在大门口;家长不在大门口聚集,不在大门口乱扔垃圾,维护校门口良好秩序和环境。八是12周岁以上的走读生可以骑自行车上学;但因为车位紧张,距校近便的学生,尽量不要骑车。车况要好,刹车要灵,要有车锁。停放时必须上锁,否则遇到车辆丢失,责任自负。考虑安全等因素,学生不准骑电动车上学。九是一号教学楼的学生,学生自行车一律停放在校门外北侧,由级部按照车辆型号统一摆放整齐;学生不得将自行车推进校门。三号教学楼和教育大厦的走读生,自行车一律从东门进入,统一停放在三号楼后的车棚,以级部为单位统一摆放整齐,初三一部做好总调度;进门时要下车,不得骑车进入。进门不下车,或将自行车停放在教师车棚及校园其他区域,或在学生车棚不按照规定摆放车辆的,学校将统一锁车处理,并限制其今后骑车上学。十是返校、入学,只允许学生本人进校;家长有事要进校,需要通过班主任申请、级部领导审批并到保安室报备方可。周末或假期,不允许学生私自单独进校或带他人进校。

(二)离校出门规范。一是住宿生在放学、放假日,班级集中统一离校。走读生放学离校,需要在规定的放学时间段离校,出门时佩戴走读生胸卡,从相应年级规定的大门离开。二是上学日学生中途因病因事请假离校,需要由班主任、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后,签写统一印制的请假条,由级部领导签批。请假条一式三联,存根由班主任和级部保管,第二联请假条交给传达室,家长在传达室签字后备案,作为学生可以出门的证据。第三联请假条,也由家长签字,由学生携带离校;学生当天或短时间内复学返校,第三联请假条作为入校进门和找老师销假的依据,最后由班级回收。学生晚间在宿舍请假,参照执行。三是放学日学生离校出门前,在教学楼前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整队;学生需佩戴好口罩、穿校服、佩戴胸卡,服装干净整洁,书包在肩、行李箱在手,队伍整齐规范,班级整体精神面貌好。班主任整队、教育后,安排专人在前排高举班牌集中出门。没有佩戴胸卡或信息不全者,不准离校,须由级部领导和班主任亲自办理相关证明,方可离校。四是集体放学时,家长需要在等待区提前等待,并由班主任或家委会组织签到和协调秩序,保证家长在本班级等待区域,并且不占用、不堵塞主要通道。班级队伍到达本班家长等待区、看到家长后学生方可离队;在队伍没有到达等待区时不准随意离队,不允许中途跟着家长离开队伍。五是学生与家长在等待区见面后,迅速离开等待区和学校周围,不准聚集扎堆,不准购买校外摊点食品,不能将食品包装袋、纸巾、广告纸等物品随手丢弃,要与家长一起维护校园周边和谐、干净、顺畅的大环境。六是学生由他人接送的,家长要将接送协议信息告知班主任,并保证学生不乘坐“三无”车辆、黑出租;放学后,要迅速回家,不准在外过夜。根据防疫需要,不允许学生乘坐公共车辆上下学;不允许在上下学途中到商店、超市逗留,禁止进入网吧。七是半走读生晚间放学,班级要安排教师或班干部统一组织排队出门。队伍要整齐,胸卡要明显,要走规定的大门,要注意出门离校的秩序。没有佩戴胸卡或信息不全者,保安有权统一截留,由级部负责人和班主任进行再教育。学生进出校门的表现情况,记入学生个人综合素养评价。本管理规范,适用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如有违反将视情节和影响受到班级、级部和校内训导,要承担一定的校内公益服务任务,甚至暂停或者限制其参加游览、校外集体活动,情节严重或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二、学生着装仪表制度

(一)学生服装要求。一是校园内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戴胸牌,校服拉链拉到胸部,校牌挂在胸前,照片等信息完整准确。穿着整洁、合体、朴实、大方。二是不穿奇装异服(如大脚裤、肥档裤、低腰裤、有金属饰品的牛仔裤等)或怪异打扮(如将衣服系在腰间等);体育课上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得穿牛仔裤、紧身衣,女生不得穿裙子,不穿皮鞋。除在寝室外,不穿拖鞋。三是女同学不穿过分裸露、紧身服装,不穿高跟鞋、拖鞋,不穿无后绊的拖鞋式凉鞋,以穿运动鞋、布鞋为宜;夏季不穿无袖衣,不穿过于短小紧身及领口过低的衣衫,不穿短于膝盖或过于短小紧身的裙子或裤子。四是男生不穿过于短小紧身的衣裤;夏季不穿背心,不得赤脚、赤背,冬季不戴怪异的帽子。

(二)学生发型要求。一是不烫发,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朴素、大方、有精神。二是女生提倡剪短发(短发应整齐、顺贴,不得修剪成各种奇怪样式)或扎辫子,不许留披肩长发,不许烫发染发。三是男生提倡理小平头或其他短发型(短发要求是:前不遮眼,侧不盖耳,后不过领),不许剃光头或留长发,不留蘑菇头、壶盖头,不理中分头、碎发,不许烫发、染发,头发不得上摩丝,要将头发梳整齐,不得蓬头垢面或式样怪异。

(三)学生随身物品和妆饰等其他要求。一是男、女生一律不准佩戴各种项链、戒指、手链、耳环饰物、挂件饰品(含佛珠、佛像等),不准带手机进入校园;除书包外,男、女生不准背、戴时装包。二是女同学不涂抹浓妆,不涂口红、纹眉,以抹淡浅护肤品为宜。男、女生一律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准涂抹香水。三是学生不得刺青和纹身。所有着装仪表不符合以上要求者,班级、级部和政教处责令其立即改正,不服从者,作纪律处理。以上规定作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个人评优、毕业升学鉴定的内容之一,也是考核、评选文明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中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学生课间秩序管理制度

(一)下课时间。下课铃响后,教师必须及时下课,不准延长时间或拖课,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要及时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然后到室外休息。

(二)日常用语。不仅在课堂上,课间也要讲普通话,响应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三)文明礼貌。课间要使用文明用语,见到领导、老师要主动问好,见到同学要面带微笑互相打招呼,见到外人要热情大方,如果找不到地方要主动带路。不允许任何人在楼道或教室内大声喊叫喧哗(说话以对方听清楚为准),更不准骂人,讲粗话、脏话。杜绝校园内乱写乱画乱涂。

(四)课间路线。上下楼梯时必须靠右行走,各行其道,轻声慢步,严格走各班所规定的安全通道,不得随意占用其他班级通道,以免发生拥挤。不跨骑楼梯扶手及将楼梯扶手当作滑梯。

(五)课间安全。一是严禁学生从窗口或楼梯上向外探头探身。二是严禁用手触摸电灯、插座等用电设施和消防设备。

(六)课间纪律。一是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二是严禁在走廊、楼梯上聚集、拥挤、推搡、追逐、打闹、跑跳、拍球、踢毽、跳绳等。三是严禁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地吃零食。四是严禁乱串班级、楼层。

(七)课间卫生。每节课下课后,各班值日生都要及时检查、清扫室内外卫生,保持卫生区全天候整洁。严禁任何同学在校园的任何角落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等。

(八)自由活动。课间活动要适量,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不能气喘吁吁或满头大汗进教室,不做危险游戏或不正当游戏。

(九)集体活动。如果课间要举行集体活动,如:升旗、体育活动等,各班体育委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室门前整好队,有组织有顺序地带到指定的地方。

(十)上课铃前。上课铃前2分钟学生必须回到教室,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回顾、整理、巩固上节课学的知识,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      

四、学生就餐管理制度

(一)就餐前,每班男女各站一队,沿指定路线向餐厅指定大门行进,男女生两列队伍要紧凑。初四和初三二部走三餐厅南门,初三一部走三餐厅东门;初二走二号餐厅北门;初一走二餐厅南门。各级部按照班级出发顺序顺次行进,班级之间不准交叉和并行。班级军体委员在前排控制队形、纪律,班主任在队尾收后,不能带队往前挤。餐后要求与餐前一致。

(二)初四在小操场集合,初三二部在西侧甬路集合。初三二部学生走立德路路西,初四学生走路东,中间以中心黄线为界留空。初一和初三一部均在大操场南部集合,初三一部沿南操场口北侧下台阶,初一沿南操场口南侧下台阶;初二在大厦前集合,经二号公寓、二号餐厅北侧行进。餐后要求与餐前一致。

(三)在餐厅大门要有级部自管会指挥和控制各班级按序顺次进门,初三二部学生沿餐厅楼梯左侧(南侧)上楼进入三楼餐厅,初四学生沿餐厅右侧(北侧)上楼进入二楼餐厅。按照两列路队排队进入各自餐厅,班主任协助。

(四)从进入餐厅楼梯口上楼前,各级部各班级要注意控制音量,不准说话。级部自管会要做好检查和记录。进入各楼层餐厅后迅速洗手、就座,严格控制拿放凳子、碗筷的声音。进餐时不说话、吃饭不出声,申领饭菜要低声,不串桌,细嚼慢咽,防止呛噎。

(五)实行桌长分餐负责制。桌长安排本桌分餐值日,1-2名分餐的学生均匀将饭菜分到每个人的餐盘,集中分到位后方可就餐。

(六)就餐时要节约粮食,不要挑食,要将自己餐盘内的饭菜吃完。没有动筷的饭菜,也可主动分给其他同学食用。加餐时不要拥挤,不要贪多,要按需申领。是否节约,要以餐盘及馒头、糕点、包子等主食有无剩余为标准。

(七)餐后主动(或以餐桌为单位集中)将餐具送交洗刷处,要轻放,不要出现声音,禁止向池子内、桶内扔、摔、投餐具。

(八)以餐桌为单位安排卫生值日,保证桌面、地面无餐余垃圾,抹布冲洗干净,保证本桌凳子全部归位。

(九)以餐桌为单位,送回餐具后集中统一离开餐厅到楼下集合;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后统一带队回教学楼或公寓。禁止个人自行离开餐厅,禁止餐后不站队回教室或公寓。

(十)加强混合餐桌的管理。对混合餐桌的分餐和值日重点强化教育。不同班级的混合餐桌,要求由级部做出统一安排。尽量整合,减少混合餐桌的数量。混合餐桌的班级须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专门负责分餐和值日。不要因为到达餐厅的时间不一而导致分餐不均或没留饭菜的现象,要确保每名学生饭菜分配均匀,都能吃上饭、吃饱饭。也不要因责任不明出现值日空缺。级部和班级要定期召开混合餐桌的分餐及值日反馈会议,避免矛盾冲突,引发不良后果。

(十一)级部自管会在餐厅内佩戴标志上岗检查。要固定位置,固定监管的餐桌区域。检查记录杂音大、随意说话、串座等现象。负责区域就餐结束,自管会成员方可集中就餐。级部自管会由级部统一组织和指挥,要保证他们的就餐质量,也要关注他们的就餐效率,建议实行岗位轮换制。

(十二)学生就餐秩序、节约粮食和就餐卫生,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各班级、各级部要加强自教互管,将就餐过程置于集体约束和监督之下。对于上下楼拥挤、私自离开餐厅、抢饭霸菜、浪费严重者,将由班级、级部协调家长进行教育,屡教不改者将取消在校就餐资格。吃饭,是生活必需,是人之本能。但是在就餐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做到文明就餐、节约用餐,需要每个人加强自我修养,提升文明素质。各级部各班级都要将就餐秩序教育、节约教育、卫生教育纳入日常自主管理范围,对每个班级每名学生的就餐表现进行量化积分,每月扣分达到10分或每学期扣分超过30分的,取消在校就餐资格。

五、学生住宿管理制度

(一)回宿舍路队。一是整理桌面物品,要统一摆放在课桌左前方。二是教室门口靠边整队。自管会成员关闭水电、音响、多媒体、门窗等设施。三是军体清点人数后按照指定路线带队下楼,保持安静,不推搡不拥挤,班级不并行。四是下楼后在指定位置二次整队,保持行进路队整齐紧凑。带班老师到位,待学生上完厕所后再次清点人数,维持纪律。五是带班老师随队组织本班队伍沿甬道右侧行进,保持队形紧凑、队伍安静。班级不并行。三号楼的班级,级部要根据男生宿舍位置,可以选择走大操场南口或北口,避免北口拥堵。大厦的级部,要保证路队整齐、队伍安静再往宿舍走,下操场坡道注意不能跑、不能挤。级部自管会要在操场口及主要路口设置督查岗,控制秩序。六是宿舍楼下,带班老师或班干部整理队伍集中教育,保持安静,整顿后男女生分开,紧凑有序进入公寓楼。七是上楼梯过程中,要轻声慢行,不得说话,以免影响其他年级同学。

(二)睡前洗刷。一是进入宿舍楼不串宿舍,不大声喧哗,不趴阳台,不往下投掷垃圾杂物。带班老师进入楼层签到后进行巡视、督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整顿。二是学生顺次进入卫生间洗脸洗手刷牙,接水洗脚,坚持每天讲好个人卫生。不要扎堆,不要在卫生间嬉闹。三是定期进行洗澡,不关房间门,不将水带入房间,注意安全,以防滑倒。四是洗刷、洗澡后注意保暖,脏衣服及时收纳入个人衣柜或行李箱,准备好明日更换的衣物,上床准备休息。

(三)就寝过程。一是哨声响起迅速熄灯,全体舍员均在床上躺好。班级和级部自管会上岗入室进行检查。二是就寝期间不做任何与睡觉无关的事情。不说话、嬉闹、吃零食,不看书、学习和听音乐、不私自下床走动。喝水、上厕所要打报告。三是为保证房间生活环境,学生尽量在教学区厕所大便;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示生活老师后方可方便;但卫生间同时只能一个人用。

(四)起床归班。一是起床哨响后,迅速起床,整理床铺,收纳个人物品,按照要求摆放被子、枕头,拖鞋及其他物品放到指定位置。二是洗刷后迅速到楼道站队,军体整队后带队下楼回教室。三是值日生做好宿舍值日,地面、台面、床面都要洁净,阳台、卫生间值日到位,关好电器,拉开窗帘,工具归位,带走垃圾,迅速归班。四是为了保证公共设施及学生财物安全,没有特殊情况,早6:10、午2:10前,学生需要离开公寓。公寓将统一锁门。离开公寓不允许私自返回。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班级和级部自主管理范畴,要配有相关的评价细则,每天对住宿生进行量化扣分。对扣分者每次要进行教育和自我反思;宿舍扣分达到一定分数(级部确定),取消住宿资格。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