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实验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日期:2024-04-09     

字号:

为了贯彻落实烟台市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树立全面的、可持续提高的教育质量观

1、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学校要以质量求生存、图发展。全校教工要达成“质量立校” 共识,做到“人人关心办学质量,人人为提高质量尽力”。

2、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3、不仅需要智育的高质量(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需要德、体、美、劳等方面的高质量(在各类竞赛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4、质量应是不断提高又水无止境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 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5、明确目标。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性教学目标落实到每堂课中去。

6、注重情感。要“以情激趣、以情明理、以情导学、以情促智。”活跃课堂气氛,融治师生关系。

7、指导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发言效率、练习效率、实践操作效率、预复习效率。课堂的容量适度、课堂的节奏适宜。

9、改进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依据“学法”选择“教法”,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效果显著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提倡教法多样,鼓励创新。

第三章 向教学过程要质量

10、抓课前准备:备课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1)教学计划及进度要具体到课时。

(2)要超前一周备课,做到一课一案。

(3)突出“六大”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媒体设计、作业或练习设计、语言设计)。

(4)所有的课都必须有教案,繁简各宜、因科而异、注重实用。

(5)提倡电子备课和集体合作备课。

11、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篡课或停课。

(2)必须上满40分钟,不得迟到、提前下课或拖堂。

(3)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不得无教案上课。

(4)必须管好课堂纪律,不得放任或撵学生出教室。

(5)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上好每一节课。

12、抓个别辅导。辅导是培养特长生和帮助学困生的重要措施。

(1)三个“优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个别辅导优先”。

(2)对因事、因病、转学而缺课的学生要及时补课。

(3)在班级形成互帮互学等良好学风,不歧视、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

(4)“培优”和“转差”都应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要与家庭、科任教师配合。

(5)组织好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比赛。

13、抓作业质量。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

(1)作业布置要设计精巧、要求明确、难易适度、形式多样、份量恰当,反对机械重复。

(2)教师要严格要求,书写要工整、规范,做后要检查、错了要订正,养成好的习惯。

(3)要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

(4)作业批改要正确、及时,全批全改。

(5)每次作业都有记录、有检查、有讲评。

14、抓平时考核。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1)注重平时单元过关的考查,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2)努力改进考试形式,注意口试、行为测评、实际操作和“学生成长记录”。

(3)严肃考试纪律,遵守《监考规则》,执行《考场规则》,杜绝考试作弊。

(4)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

(5)要如实记载学生的成绩,不得编造、随意算改,也不得由学生填写。

15、抓质量分析。质量分析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1)无论是什么学科、无论是什么考核(包括考试、测验、竞赛等)都要进行质量分析。

(2)质量分析要有层次地进行,先由任课教师,再由教研(年级)组,最后由学校教导处分别进行。

(3)要填好质量分析表,找到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剖析具体实例,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6、抓学习过程。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考试等几大环节,教师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和训练,尽快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四章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17、教师自我监控机制

(1)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熟悉教案、提前2分钟进教室组织学生等)

(2)上课时身心状态是否良好?(授课应精神饱满,控制暴怒、发泄私愤等不良情绪,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

(3)学生作业质量如何?(提前设计好作业题、及时批改、记录讲评、督促订正、控制作业量、减少出错频率)

(4)这堂课有何得与失?(写课后反思)

(5)哪些学生需要及时辅导?(确定重点辅导对象、内容,安排辅导时间及方式)

(6)平时测试或单元考试成绩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提高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发现异常点并采取措施,其中,要特别控制低分率、不及格人数和成绩下滑的趋势)

(7)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学习风气、身体及情绪)

(8)教学目标是否“四清”?(课课清、单元清、人人清、项项清)

(9)是否能反思教学?(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使教学更有理性和人性)

18、年级组(教研组)监控机制

(1)有效控制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对备、教、辅、改、考、评六大环节,每月检查一次。

(2)有效控制学生的纪律、学风,控制各班违纪率、事故发生率,帮助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尽快扭转局面。

(3)组织年级竞赛、检测,每季做一次年级教学工作质量分析,控制平行班之间的成绩差距。

(4)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和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

(5)组织符合学生实际的学科活动课、社团活动以及校级的文体、科技、社会实践等大型活动。

(6)评选“优秀级部”。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教师的纪律、师德情况进行考核。

19、校级监控机制

(1)成立校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人员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正副主任和级部主任组成,全面负责质量监控。

(2)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不拒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学生,禁止选班挑班,尽量使平行班生员相当。

(3)抓好起始年级的教学,组织入学教育,注意“幼小衔接”,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执教一年级,为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年段把关制度。在教师调配上,每个年段、每个学科都有把关教师。

(5)抓好毕业班的教学。选拔“精兵强将”,确保为初中输送高质量的生源。

(6)加大转化“后进生”的奖励力度,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7)完善“八个一”的质量监控制度。(即每天一次巡视,每周一天听课,每周深入一个班级、教研组或年级组检查指导,每周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分析和通报,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每月一次业务培训或专题研讨,每学期一至两次学科竞赛或抽测)

(8)建立“质量预警制度”。学科检测平均分差距在5-9分的,谈话警告,限期整改:在9.5-15分的,写出书面说明,学习培训,跟踪听课。

第五章 质量监控的其它相关措施

20、继续实施“名师工程”,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水远不变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来提高教育质量,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1、继续实施“管理工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层级化和人格化。

23、继续实施“创新工程”,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办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24、继续实施“形象工程”。主动请社区、家委会监督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改进工作,用高质量塑造自身形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