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方针策略为依据,进一步扎实推进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课程意识和课标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面貌的根本改变,大幅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是按照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丰富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探索课堂育人方略,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推进措施
(一)落实教学常规,为教学筑牢根基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完善教学常规,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弥补,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1.优化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上课要有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合适与否,关键是对教材和学生的定位。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编排,新高考的定位,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同一知识点的讲授,在不同年级或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2)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教师要以正确的授课逻辑影响学生的思维逻辑,不能自已上课没有逻辑性却要求学生思考、表达富有逻辑性。
(二)加强集备研讨,推进学科教研
1.集体备课有规划,有方向。备课组长要统筹规划,教师人人有主攻内容。备课组长要提前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根据计划内容,分配备课任务。主备教师要用心备课,全面备课,突出重点和难点,提出授课策略和方法;其他教师取长补短,丰盈、充实、提升自己的备课内容。
2.公开课要呈现序列化,着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本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教学思路,公开课必须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各备课组要根据学情、教情和教学进度,制定序列化的公开课内容;要定期开展同课异构,反复观摩,直到问题基本解决。
3.加强教师的听课评力度,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努力,更离不开课堂的反复雕琢和打磨。对青年教师的评课,既要肯定优点鼓励其不断进步,又要指出缺点帮助其改进不足。通过听评课,年轻教师实现弯道超车、快速成长。
4.梳理教学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实际备课和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教学问题,或者上完课后留有一些教学遗憾,老师们要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及时梳理这些问题或遗憾,从中选择较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作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研究小课题,以此引领自己养成反思、深思、成悟的习惯。
5.注重新高考研究,实现精准备考
各学科各年级都要精心分析研究高考试题,问诊高考态势变化,研判高考发展动向,实现精准备考。细化备考方案,推进日常教学。高三级部要细化当年的高考备考方案;高一、高二级部要及时掌握高考发展动向,充分挖掘教材,有序推进日常教学。
(三)打造不同课型模式,规范课堂教学
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不断完善、新教材的全面使用,传统的新授课、讲评课和复习课等课型需要重新打磨,以适应新高考形势下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高一、高二重在打磨新授课、讲评课,高三重在打磨讲评课和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