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依据区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动深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潜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强化教学研究,狠抓常规落实,细化习惯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二、组织安排:
总负责人:姜秀丽、苏晓芳、辛丹丹、高亢。
语文组:张彩云、孙晓燕
数学组:陈更欣、董金红 。
英语组:徐恩惠
科学组:高俊
品德组:崔慧敏
音乐组:于婷
美术组:王小倩
体育组:董礼华
综合实践:刘晓莹
三、活动内容:
1、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吃透教材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功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校定于开学初第一周组织一次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教导处做到认真筹划,周密安排,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加强主题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本学期我们积极响应区教研室的要求,各学科除了按上级统一的主题进行教研以外,每个学科组根据大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再选择一个共性主题进行教研,让问题来自一线,解决在一线,让主题教研为一线老师服务,真正体现其实效性。
本学期,我们本着从教师素养的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集中进行8次较大的主题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切实关注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
(1)教研活动组织得力,讲究实效。
各教研组围绕主题定好学期教研计划,围绕计划展开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调动教师们的教研兴趣,将教研活动做细,做实,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忌空、大,着重把教研和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备课、上课的质量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自主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每次教研做到主题新颖,内容具体,形式多样,建立健全档案,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每周二晚学后进行数学、英语 集体备课,每周四进行语文和音体美组的集体备课,每次40分钟。制定严格的请假制度,将教学中的困惑研讨解决。
3、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扎实推进科研工作
重点关注“十四五”课题的结题工作,教研处牵头,课题各主持人为主导,带领课题参与人员积极配合,广泛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交流、反思活动,自觉探索课堂教学规律,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潜力。同时,收集整理课题过程性材料,不断总结反思,顺利完成研究报告,打造一批有科研能力的团队,激励大家利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教学,积极发表科研论文,积累研究案例,落实每月反思制度,进一步提升每位教师的教学品质。
(3)加强小学科的教研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授课能力。从教师的薄弱环节入手,采用骨干带动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4、继续进行各种听评课活动,关注年轻人成长
本学期,我们将采用多种策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深入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以此促进骨干教师带头执讲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先听后讲工作落到实处。 每周展示公开课6节,确保听课人数和时间,做到听课有完整的记录,课后及时评课反馈,这样便于授课教师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师的教研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积极参加全区大比武活动,群策群力,争创佳绩。
4、打造强有力的教研团队,提高师生素养
(1)我们将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活动,提倡教师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读书记录的习惯,达到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使读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提倡教师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2)积极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或者采用看光盘,阅读名著,评课议课的形式,打造教师教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授课艺术,本学期我校建议老师们推荐好书,购买适合大家的书籍,使大家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授课方法不断改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3)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大量的学生比赛活动,如:学生低年级口算、高年级计算题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等,通过这些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爱思考、善动脑、勤动手、会欣赏的高素质小学生。
5、继续推进作业改革
继续进行作业改革的探索,使作业体现时效性。“控制总量,降低难度,优化设计,提高效率”。要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提高技能,拓宽知识,巩固所学,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需求。改变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作业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作业开放性和选择性,教师要批阅及时、认真,留有记录,及时反馈,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取得家长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使作业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中层配合。本学期所有活动,领导都将十分关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深入一线,细处抓起,常抓不懈。充分发挥中层领导的力量,他们分工明确,层层落实,严格把关,责任到人。
2、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为了提高各种教学活动的时效性,我们将继续加大考核的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管理,每次检查做到留有记录,及时反馈。
3、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有特殊贡献的、有突出成绩的教师,有最先树优评先资格,同时学校还将出资送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带回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好汇报课,使得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附: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配档表
月份 | 工作要点 |
9月 | 期末成绩质量分析。 集体备课。 参加全区教研活动。 参加全区各学科主题教研。 教研组长会议。 听评课活动。 |
10月 | 各学科主题教研及会议内容传达。 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筹备优质课比赛。 听评课活动。 |
11月 | 主题教研活动研讨。 集体备课。 听评课活动。 |
12月 | 全校师生写字比赛。 备课检查、汇总,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听评课活动。 |
1月 | 集体备课。 主题教研材料汇总、各种作业汇总、小结。 抽查备课、听课等各种记录并反馈。 课题阶段总结。 文体中心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 各科各种作业检查、小结。 各级部集体备课检查。 复习研讨。 教学质量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