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疟疾传播健康教育
活动时间:2024年4月26日上午9:30
活动地点:唐家泊镇大集
活动主题:预防疟疾传播健康教育
活动内容:
疟疾,民间称为“打摆子”,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得这种病的人忽冷忽热,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即使得到救治,疟疾也会留下许多并发症,如贫血、黄疸、器官衰竭等。
疟疾是一种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发热寒战、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一般有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史,多在夏秋季节发病。
疟疾的传播方式?
1、蚊子叮咬传播:疟疾传播季节在流行区,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输血传播:使用感染了疟疾的血液输注给接收输血的人,造成输血感染。
3、母婴传播:某些情况下,感染了疟原虫的孕妇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婴儿出生时即感染疟疾。
如何预防?
疟疾的预防,主要有防蚊叮咬(如使用蚊帐、驱蚊液、驱蚊香等)、药物预防(服用抗疟药物干预)和对已感染的人及时诊断隔离治疗。
注意事项
到过疟疾流行疫区,回来一个月内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怀疑感染了疟疾,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疫区接触史,便于医务人员进行疟疾的检查和确诊,及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