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简介
蓬莱区刘家沟镇学区中心学校,教学规模13-15个班,学校确定了以“和合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路,尝试建构“和合教育”架构体系,致力于培养“有梦想、有力量、赢未来的阳光少年”,创办“有信仰、有活力、高品质的现代学校”。其中,“和”是学校的核心文化,意在“和合共生和谐发展”,主要指向学校发展过程中“人”的元素,融合了学校“教师和合、师生和谐、社区合力”等关键力量与优质资源;“合”是学校的教育样态,意在润心育人、全面培育,主要指向学校建设过程中“事”的元素,涵盖了学校核心路径与育人载体;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共同建构“和合教育”生态,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二、发展方向
学校将在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继续坚持办学规范性与高效性,力求示范性与引领性,体现研究性与特色性,继续打造“小规模、精致型、研究性、高品位”的现代化学校教育,力求继续做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各类满意度持续进步”,“特色品牌逐年凸显”,“内涵发展与外延建设同步发展”,积极创建社区家门口让百姓满意、师生幸福、优质发展的学校。
三、 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各方面工作运行顺利、高效,领导班子紧密配合、团结一心,师资队伍素质优良,风清气正正是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的有利契机。
(1)教育质量方面:各类文体、科技活动成绩显著,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成效明显,在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中成绩突出,得到同行、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2)课程建设方面:除严格规范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外,积极创建实施以纸艺为依托的多学科融合特色课程。
(3)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教师有活力,勇于创新实践与探索,结合教师发展与建设的实际需求,以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通过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引领、有效策略的应用、顶层设计的规划、各级各类共同体建设和教师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等,实现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全面发展,探索出“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机制。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起学习,一同探索,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
四、主要思路
(一)规划引领把方向。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规划,是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总方向。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层面业务骨干代表组成的发展规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详细完善制定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目标,以指导全体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开拓、创新、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全员育人聚全力。所有的教师、家长、包括学生自己,甚至是周边所有相关的社区资源优势、共建单位等都是促进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
1.鼓励每一位教师努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教师是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鼓励每一位教师学习主动发挥个人优势,尽可能地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优势互补、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全员共建。人人都有擅长的工作可做,既可以最大的发挥每位教师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更全面的凸显特色与特长,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实现个性发展、优势成长,人人可以做最好的自己。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绩效考评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开展好各自工作,同时更好地成长自己,成长起一批各具风格、学生喜欢的教师。
2.借力家长、社区、共建单位等优势资源。继续发挥家长学校、家委会的便利,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家校统一理念、统一认识,共同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个性成长。同样我们周边居委会、社区、共建单位也有很多很好的资源,通过一起举办主题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途径、多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优势与可能,全员聚力,共同成长与发展。
3.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我们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往填鸭式的容器,通过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教师,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启发、点播和引领,培养学生的自主成长、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三)质量提升见实效。
质量提升永远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与目标,学生永远是教育质量结果的最终体现。随着国家对学生全面素质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推进,针对学生成长的结果呈现,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体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实:
1.各种课程教学高效落地。通过扎实高效的课堂教研、集体研磨、自主探索,从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入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以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素质为目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鼓励教师结合各学科课程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进行课程融合与整合实践、尝试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反思,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各自学科教学效益;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对学生及时渗透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各学科不同的育人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课程教学全面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
2.各种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继续面向全体学生以各种主题活动、专题活动、传统节日、各种节假日等合适时机和有效契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色彩鲜明的各种综合教育活动,发挥好活动育人的各种功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积极体验、经历感悟和实践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成长的各方面素养。
3.各种素养体系科学评价。结合学校实际现状,制定学生发展成长指标体系,完善学生考评机制和评价办法,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充分挖掘发挥现有各种优势条件和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尽可能多地提供多种可能,从生命宽度层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和机会,激发成长欲望和参与热情,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和谐、个性成长与发展。
4.满意度逐年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改善各种教育条件、创造各种展示沟通平台机会、树立教育品牌等各种举措,努力争创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四)家校共建树品牌。
1.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是家校沟通的主渠道,通过各级各类的专家报告讲座,帮助家长了解掌握更多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政策的重大发展,与学校、老师统一理念、提高认识。通过每年家长开放日讲座、班级家长会等形式,让更多的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了解教育发展等,让家长们放心,提高家长满意度。
2.家校沟通架成长桥梁。完善建立家校沟通长效机制,切实实现家长群体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高效运行、重大事项等的参谋助力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家长主题活动、家访互动、家长座谈调研、参与学校教育工作评价等活动,积极构建家校互通的多种渠道,真正实现家校聚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3.宣传助力共建学校品牌。各方面工作通过及时有效的宣传,让家长、社会知晓了解,提升影响力。将重要品牌工作、特色内容进行梳理提炼,通过发挥自媒体和各级各类网络媒体的辐射宣传,推动品牌建设、提高美誉度。
我们将继续坚守规范办学管理,积极创新,争做百姓家门口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