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季家中心小学2024年度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学校牢固树立“全面贯彻方针,让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办学使命,秉承“让每一个生命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书香润校、质量强校,努力创建高品质学校。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2024年度,我校确立以下工作目标:
1.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师生健康和谐发展。
2.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打造素质优良教师队伍。
3.立足深度课堂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融合德育艺体美劳,培植精神灿烂品质少年。
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师生健康和谐发展。
本年度,我校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工作论述为指引,牢固树立“防患就是事故”的安全工作新理念,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学生安全教育实效为重点,科学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严把排查整改防范关口,探索智慧型安全校园工作,深入校园安全内涵发展,全面构筑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求,细化完善“三张清单”:安全风险清单、安全责任清单、隐患整改清单,推动隐患排查整改的常态化、制度化,努力实现校园安全零责任事故,严防较大及恶性安全事故;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全体师生安全素养;创新校园安全智慧型安全监管方式。
(二)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打造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1.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固本。
我校遵循“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培训理念,将“三支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中层管理队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新入职教师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法律规范学习、专业阅读、教育科研、课堂研究、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等活动夯实教师基本功,提升专业素养
2.开展“三项工程”建设,为学校发展赋能。
根据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将以“三项工程”作引领,为学校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塑造品质学校的生命力。
一是“青蓝工程”: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通过师傅对徒弟的专业指导与引领,提升新教师职业幸福体验,帮助其快速成长。重点从新教师的职业规划、专业阅读引领、课堂教学指导、课堂展示与评价反馈、从教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帮助新教师顺利度过适应期,为成为合格教师奠基。同时将徒弟的专业成长作为考核新教师考核师傅两人的依据。
二是“名师工程”:本年度,我校将在学科育人基础上,启动“名师工程”。学校把市区两级“领军人才”设置为校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带动学科骨干团队,重点对理论学习、深度课堂、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学科教师做专业引领。通过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沙龙、教学研讨课、学习汇报课等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名师工程”旨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地走专家引领、行动反思、群体互助的道路,打造一支“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信望,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是“集团助力工程”:依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资源优势,借助“集团助力工程”,继续开展校际深度学习与交流,以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培植学校发展潜能。学校主要以学科备课与教研提升学科教师备课水平,资源优势互补引领教师专业学习及管理水平等形式开展助力工程。
(三)立足深度课堂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针对课堂教学中因教师主导课堂、课上满堂灌、学生思维不活跃、学习不主动等问题导致的教学随意化、知识碎片化、学习浅表化等教与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学校立足课堂实践,深耕校本教学研究,将“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研究点,聚焦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围绕单元学习主题,从“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学习活动-单元学习评价-单元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整体研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上“因学定教”;在教学组织上“顺学施教”,在教学评价上“以学论教”。
1.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研究,加强深度备课研究
本学年,学校将提升教师“学-评-教”一体化水平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切入点,在教研组内教开展共读新版《课程标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等理论书籍,丰富理论基础,指导专业备课、上课、评课;精心策划专题教研活动,聚焦核心素养(能力、思维、价值观),引领教师提升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的“专业化备课”水平;凸显“逆向设计”,设计单元学习评价。
2.基于问题、目标、成果一致性研究,加强深度教研。
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教研与科研进行深度融合,注重成果输出,为教师搭建深度教研平台。一是“小切口”突破:开展面向语数英学科的“深度学习微论坛”活动,“教-学-评”一体化集体备课展示课活动,“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小课题研究等系列教研活动,全程“学-研-评”相伴,为深度学习课堂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小策略”实施:利用“追问习惯”、“课题思维”、“成果意识”三个既可以独立又呈现连续性的研究策略,将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高效同步,分层次引领教师提升专业研究水平。
3.基于主题教研、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深度协作。
提升主题教研质量,打造优质教研团队是本年度我校教研组建设重要任务之一。教研组将在学校专业团队和集团学校经验支撑下,加强集团内部深度协作,以“聚焦问题、提炼主题——解读教材、集体备课——观课议课、评价反思”作为主题教研的“三部曲”,引领教师完成对教材中的重点单元进行集体规划,围绕目标叙写、课堂优质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设计、教学评价等环节开展深度研究,使用针对“教-学-评”一体化而设计的“循证医课”评课表进行观课议课。
(四)融合德育艺体美劳,培植精神灿烂品质少年。
1.构建德育体系,打造生动活泼的礼悦文化,培植高品质学生。
一是以课程为载体,育“礼悦少年”。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将在整合德育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少先队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大国精神课程等,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鲜活事例规划课程,设计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将生活与课程建立有效链接,通过课程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礼悦”教育行为自控表,指引学生对自己进行定期评价,以发现自己的潜力,涵养自己的素养,成就最美的自己。
二是整合社团课程,发挥社团特色育人功能,塑造德艺体美劳专长人才。学校将德育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相结合,挖掘社团育人因素,综合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创客、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手工等特色课程,定时活动,专业指导,定期展示,以培养具有各类专长的高品质人才。
三是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实现活动树人。本年度,我校将通过开展“智趣创客•科技节”、“墨韵书香•读书节”、“智慧节能•环保节”、“心里阳光•健康月”、“欢乐童年•艺术节”、“活力竞技•体育节”、“创意实践•劳动节”、“融容文化•国际节”等月度主题德育活动,上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塑造能力,在活动中培育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实现 “知行合一”。
2.开展劳动教育,回归教育生态,提升学校品质建设。
为落实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我校将围绕“立目标--融课程-润心灵-化行动”四步走,让劳动教育彰显学校品质。即以培养“身心健康、德智双修的新时代好公民”为育人目标,以劳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空间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充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深化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1)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和能力水平,分层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教育程中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育人功能。各年级将围绕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1-2年级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3-5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每一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
(2)完善课程管理、抓好课程实施。教师要认真按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老师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
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关乎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甚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我校将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本年度工作思路和方法,重点在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开展活动,调控教师的情绪和压力,增强家长的心理抚育共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研团队,以校长作为行政负责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以健康专业教师张金玲为教研组长,级部主任和骨干教师为成员,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通过开展教研研讨、优质课比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体辅导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建构心理健康课程,为面向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开展活动提供工具支持。
二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幸福成长。通过每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实操辅导,为孩子成长赋能;通过开展每月一次“心灵氧吧”,对个别学生进行专业辅导;通过心理健康运动会,为孩子释放情绪、缓解压力,以增强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通过抓实学生心理健康“六个一”,用档案袋记录成长轨迹。
三是结合家庭教育,探索“家长学校”建设路径。学校将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融合,从文化引领入手指导家长重视科学养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和学生在参与中重塑科学养育观念,以化解家校矛盾、提升家校育人水平。
4.规划家校共育机制,探索家委会建设,推动家校合力育人。
基于学校“礼悦”德育品牌思想,为培育“行中国礼、守中国心、传中国情的新时代文明人”让礼德文化擦亮孩子幸福人生,为孩子幸福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我校将家庭教育作为本年度工作重点,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开展以探索“家长学校”为路径的家庭教育研究课题。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构“家长学校”课程。学校讲组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分管校长和中层、级部主任、骨干教师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从选择课程入手,为学生、家长建构一套成体系的家庭教育课程,为专业宣讲、指导、咨询作好充分准备。
二是专业队伍引领,辐射教育影响力。学校组建以专业心理教师团队作引领,通过课程建构、阅读引领、经验分享、成果汇报等方式打造“家长学校”,塑造“智慧家长”,以少数影响多数。
三是走进社区宣讲,提高教育共识。我校将在延承上学年“家庭教育进社区”的做法,利用社区场地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学、共练、共成长。
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