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先进行集体备课,商讨教学重难点,然后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第一位老师授课完毕后进行评课,教研组成员指出优缺点,第二位同课异构的教师要避免出现同类错误,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教材内容相同,教法各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
2024年3月
五、活动地点:
各年级教室
六、参加范围:
全体青年教师
七、活动程序:
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
2、教学观摩。
由两位或三位老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要求评委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进行评分,其余教师写好听课记录。
八、评选方法:
由评委根据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打分,加起来得到的总分为最后得分。
九、活动要求:
1.运用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法灵活,“学教评一致性”原则,正确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设计应体现“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的有机整合。
3.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使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学习,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