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规范健康教育流程、合理进行健康教育评估,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得到相应健康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矛盾。
(二)范围
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
(三)定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四) 内容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健康教育应始终贯穿住院全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各项:
住院须知、患者权利与义务、患者安全目标、关于患者特定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治疗方案的教育、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不遵从治疗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各种风险评估预防、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营养和康复指导、符合专科特点的心理与健康指导、
出院指导、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包括般指导(环境、 良好心态、适当锻炼、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药物、检查注意事项、复诊随诊时机等)、专科指导、个体指导。
健康教育要求:
1、根据教育内容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一-次教育的内容不可过多, 一般在就诊、入院、查房、知情同意时或在诊疗、操作、出院实施。
2、评估其学习能力及兴趣,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语言及个人爱好,采用能被患者和家属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
3、教育资料全院同质化管理,教育形式采取多媒体、宜传手册、宜传单、影像资料等。
4、根据效果评价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进行,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必要时提供书面材料。
5、评估惠者/家属出院后的持续健康教育需求,必要时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咨询。
健康教育形式:
1、口头教育:使用通俗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存在语言障碍时要请翻译人员帮助。
2、个别指导:针对各科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常识,针对各患者特点进行。
3、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就诊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就诊者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片、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4、书面教育:包括文字、画册、宜传手册等。书面教育资料要及时更新,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5、视听教材:利用录像带、VCD、 多媒体演示文件等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患者活动区域进行宜教,视听教育内容形象生动。
(五)附件
《患者健康教有工作流程》
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流程与规范
项目 | 工作流程 | 工作标准与规范 | 评价标准 |
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流程与规范 | 医护人员接诊病人 | 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接待病人,了解病人基本情况,熟知病人病情,能对病人情况做总体概括。 规范语言:“您好,您叫什么名字?您哪里不舒服?……” | 态度诚恳; 了解全面。 |
医护人员评估病人健康教育需求 | 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简单测试,确定病人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宣教的接纳程度,了解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 细心倾听; 态度诚恳; 评估全面准确。 | |
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健康宣教方案 | 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对病人的个性化健康宣教内容。 规范语言:“您好,为了您尽早康复,您看我们下一步这样做会对你的病情康复有较好帮助,您看可以吗?” | 体现个性化; 便于实施; 病人能够接受。 | |
医护人员再评估,持续质量改进 | 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根据病人对健康知识实际掌握情况及自我应对疾病的程度,进行汇总,找出不足,评估需再教育的内容,持续性改进。 规范语言:“你好XXX,通过我们多次对您的疾病的学习和了解,您已经掌握了很多和您疾病相关的知识,还有一些是您不太了解的方面……”。 | 语气柔和; 态度诚恳; 评价客观; 教育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