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在教研室工作要点的指引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已顺利完成本年度的工作。为更好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现将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年度学校重点工作
1、教学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参照《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要求,本学期我们先后下发了《教师课堂教学“十不准“》、《早间晨读要求》《午间自习管理规定》《学生课后托管实施方案》等相关管理规定,用制度监督,规范引导,结合各教研组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将学生课上、课下时间统筹规划,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面育人。
2、德才并重,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学校建立了教师常态教研机制,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教研组及科学、品德、综合实践、劳动、音乐、美术、体育七个小教研组。各教研组齐头并进,精选教研内容,关注教研效果,构建学校规范的教研组织形式。为打造学科骨干教研团队力量,扩大骨干教师的示范力和影响力,老师们干劲儿十足,正逐步形成学习型、研究型、富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
3、聚焦课堂,引领成长,培养学生多面发展。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级公开课展示成为每个教师最为关注的事情。同组教师和分管领导参与听课,并进行点评。这是一节展示课,也是一节评价课,关系对教师专业的认可及今后教学分工的调整。课后开展相关教研,新手课堂或不理想的课堂我们还会再听再议,争取让每名教师都能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为促进学生多面发展,本年度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9月份的秋季运动会,10月份的读书节,11月份的绘画比赛,12月份的收获节……多彩的节日记载着孩子们的成长,净化了校园的风气,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整个校园沐浴在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中。
4、积极开展新课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本年度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课标进行改革。面对新课程标准,如何把握课程性质,各学段对学生培养的具体要 求、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如何进行学业质量描述……各学科教研组利用教研时间组织老师们深入学习新课标,从而为课堂教学把好舵,指明前进方向。
5、课后托管工作持续推进。今年继续结合上级领导的相关要求及家长的实际需求,由教务处牵头,政工、总务、安办共同配合完成此项工作。由学校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说明此项工作开展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在家长自愿填写申请表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有序组织,教师轮岗,目前效果良好。学期末我们会再进行一次家长的意见征集工作,将惠民工作做细做好。
6、劳动教育得到广泛重视。
为响应教育部在全体中小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分级部建立学生劳动清单制度,开设多门劳动校本课程,利用有限的学校资源,建立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校外劳动基地,聘请了多位富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校外辅导员,将劳动教育的观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7、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为积极落实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围绕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重点工作安排,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强化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撑引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① 本学期,学校继续完善企业微信群相关功能。各处室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与管理员沟通协调,根据工作需要在企业微信上设置相关模块。
② 云课堂、精品云课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每位老师将自己的优秀微课、课件等资源上传,供学生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
③赛事活动系统。学校依托区级赛事活动系统平台,举办书法比赛、创客比赛等,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名、上传作品,查询比赛成绩、打印获奖证书,简化比赛的操作程序,让信息化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新学年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完善课程管理。开启开足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推进校本课程,以课程促师生共同成长。
2、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体制。从顶层设计入手,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改进教学实施策略,分工到人,人人参与,完善学校教学实施过程。
3、提升科研的意识,完善科研管理体系,逐步规范教科研管理体系,推进十四五市级规划课题的开展。用科研带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人人参与,人人成长。
4、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共建和谐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班级家委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开放办学,联合办学,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5、持续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智慧教育、信息技术工程2.0等重大教育改革事项,登高望远,让全体教师的付出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才,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的推进器。
展望新学期,我们会扬长避短,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古现中心小学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