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五年行动规划

日期:2024-03-01     

字号: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劳动教育总体规划》。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激发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内容

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建构,直接指向责任与担当、态度与兴趣、习惯与能力、技能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形成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课程,促进了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课程化、校本化、常态化。

通过研究、编制和开发地域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地域性劳动教育模式和策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劳动课程体系化,劳动实践综合化,劳动评价多元化。通过研究,打造丰富多彩地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素养,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生活,珍惜劳动成果。

三、劳动教育的目标指向

新时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和界定,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性、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作为烟台市劳动教育试验学校,十四五劳动教育课题实验学校,我们要依此为契机,着眼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劳动实施、条件保障、劳动评价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和重点推进,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新路径、新模式,实现德劳融合、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做生活的强者,全面发展的人,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特制定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劳动目标:

低年级:知道什么是劳动。学会生活自理(洗脸洗手刷牙、穿衣穿鞋带帽、铺叠被褥);学会学习自理(学习用具的使用和摆放、自主完成手工作业);学会班务劳动(卫生保洁、整理书柜)等技能。喜欢参加劳动并展示自己的技能,掌握2-5种劳动技能。

中年级:初步了解和掌握各种劳动基本常识和技能,学会做好家务劳动、卫生、厨房家务劳动,学会田间简单劳动技术,喜欢体验探究手工制作、现代农具和生活器具,掌握5-7种田间劳动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

高年级:懂得劳动的内涵和技能。积极参加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主动做好家务劳动,学习使用现代生活器具,自觉探究各种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家务劳动技能,掌握7-9种田间劳动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

四、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为了落实劳动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育总体规划,建立了班主任+育人导师+四农+家长为主体的劳动育人管理队伍,实行校园责任区、责任田、责任岗管理机制。学校建立了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为阳光种植园,校外实践基地为烟台茶文化体验园,为学校劳动周的实施及劳动教育清单任务的落实提供条件保障。要定期召开劳动专题会议,研究劳动内容的实施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课程导航、专题研讨、清单引领、全员管理、评价跟进、家校合力等有效策略的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

要发挥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引领指导作用。落实“1+X”劳动教育课时制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为劳动必修课,主要用于劳动方案策划、劳动知识学习、技能方法讲解,劳动内容的实践等,确保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几年来,我们研制了1-5年级不同年级的《五彩阳光》劳动教育清单近150条,使劳动教育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实效化。各班级要严格对照劳动教育清单,结合各种节日和假期,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淬炼劳动品质,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五、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要坚持劳动教育参与性、过程性、激励性的原则,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围绕关注参与态度和行为表现、关注劳动方式和劳动过程、关注劳动拓展和成果展示、关注技能形成感悟升华。认真解读《五彩阳光劳动星级评价细则》,用好《星光灿烂成长册》,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把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收获记录到每个人的《成长手册》中。

同时,学校将坚持定期举行“一班一品”劳动品牌展评活动。开展“校园小主人”、“种植小能手”、“居家小帮手”、“创意小达人”、“社区小公民”等劳动明星评选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六、劳动教育组织管理

为了搞好劳动教育,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

领导小组:孔庆宏、梁自由、吴亮、刘凡桥

指导小组:吴亮、刘凡桥、王海艳、李培华及班主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奠基人生幸福,事关立德树人大业。我们按照“德劳融合、课题拉动、整体规划、分班实施、成果展示、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将持续探索构建更加丰富、完善、鲜活的劳动教育体系,坚守校内教育为主,用好家庭教育路径,重视校外实践基地,与学生成长同频共振,让劳动情怀伴随乡村学生健康成长,厚植学生心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