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及联系电话
组 长:徐世玉 18562198112
副组长:赵胜利 13723975095
组 员:刘学良18853575882 刘贤信13780903637
宋述涛13181617125 刘晓棠15254575153
全立鑫15553589599 王 芹13206488006
职责:
1、对危险化学药品万一发生火灾、泄露、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中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关措施。
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仪器所需资金。
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4、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5、紧急呼救电话:巡警110 急救120 火警119
二、抢救组
组长:宋述涛
成员:辛鹏波、李宝宝、王芹
职责:
发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对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达,同时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发生事故后对伤势较重的人员要做好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有相应的抢救措施。
三、现场控制小组
组长:刘晓棠
成员:宋建东、潘方迅
职责:
控制现场,维持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出现混乱局面,排查其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往医院,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协助调查事故的起因,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全立鑫
成员:邢学宏、张忠宁
职责:做好后勤支援工作,配合医疗、检查机构进行现勘查分析等工作,为现场领导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五、资料信息小组
组长:刘贤信
成员:王 芹
职责:
对事故全过程的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完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六、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
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采取急救措施,应先行急救,再送医院治疗。
1、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昔日新鲜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如果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1:50的KMnO₄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黏膜)。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如果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附表:
表1常见毒物中毒症状及防护
毒物名称 (化学式) | 中毒症状 | 防护要点及急救处理 |
氯气 Cl2 | 经呼吸道,黏膜,皮肤使人中毒。吸入Cl2 后,黏膜受刺激引起咳嗽、咯血,胸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昏迷。验收刺激后眼酸痛、流泪;鼻咽黏膜受刺激,会引起发炎。 | 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戴口罩 2.眼受刺激时使用2%苏打水冲洗咽喉疼痛时可吸入2%苏打水热蒸汽。 3.离开现场。重患者应该保温、吸氧,注射强心。 |
硫化氢 H2 S | 由于呼吸道吸入,与呼吸酶中的铁质结合,降低酶的活性;可使中枢神经中毒,引起延髓中枢麻痹。 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一是突然消失,昏迷以至死亡。 | 1.室内通风良好 2.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3.验收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湿敷。 |
二氧化硫 SO2 | 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流泪、疼痛、咽干;吸入后引起支气管发炎,大量吸入能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 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
氨氧化物 NO2、NO | 对深部呼吸道具有损害作用,吸入后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还可能引起眩晕、痉挛、多发性神经炎等;吸入高浓度时可迅速出现窒息死亡 损害黏膜,引起口腔、咽喉黏膜、肿胀充血。 | 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ml-60ml 3.对症使用止咳、镇静剂、抗菌素。 |
氨 NH3 | 强烈刺激眼睛、流泪;长时间接触能引起喉炎;声带嘶哑;高浓度大量吸入可引起肺炎。 浓氨水(NH3●H2O )溅入眼内可引起角膜表层溃疡、穿孔。 | 1.室内通风 2.操作NH3 或浓NH3●H2O时,要戴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 3.溅入眼内时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3%硼酸冲洗,最后用金霉素眼膏。 |
溴 Br2 | 由于皮肤接触或吸入中毒,均可产生皮疹,吸入后可引起咽炎、疼痛、咳嗽、流泪等。 | 1.在通风柜内、戴胶皮手套操作 2.若贱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若吸入后,应立即离开现场,严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
一氧化碳 CO | 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色素结合使其丧失运氧能力,引起全身严重缺氧,产生中毒 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甚至意识不清,出现幻觉、错觉等;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 1.将中毒者立即抬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 2.对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氧气 3.注射可拉明等强心剂 4.大量使用时需要戴防毒面具。 |
氟化氢 HF | 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腐蚀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黏膜等 其水溶液即为氢氟酸,溅在皮肤上引起难以忍受的灼痛。 | 1.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戴好胶皮手套。 2.溅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小苏打水洗,涂以甘油-MgO糊。立即送医院。 |
表2常见毒物中毒症状及防护
毒物名称 (化学式) | 中毒症状 | 防护要点及急救处理 |
可溶性钡盐 Ba2+ | 误服后,食道、胃有烧灼感,呕吐、腹痛、血压下降以至心肌麻痹而死亡。 | 误服后立即用Na2SO4溶液洗胃,使可溶性钡盐变为沉淀,毒性失效 |
汞(Hg) 及汞盐 | 绝大多数为慢性中毒,损害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初期口内有金属味流涎咀嚼时牙痛、牙龈出血、嗜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手指、舌头出现震颤 中毒途径主要是吸入汞蒸汽和伤口触及汞盐 | 使用Hg时,容器要放在光滑的瓷盘内,散落的汞要尽力去回收,并在有汞迹的地方,撒上硫磺粉。环境温度不宜太高。 保存汞的容器中,必须用水封盖汞面。 使用汞盐时要严格控制,专人保管。 |
砷As 及砷化合物 | 急性中毒,误服后不久即咽干、口渴、呕吐(有血)、腹泻、头剧痛、心力衰竭致死 慢性中毒毛发脱落、指甲萎缩变松,皮肤色素沉淀 | 操作有砷化物蒸汽的实验,必须戴口罩或防毒面具 急性中毒要立即送医院 定期体检 |
磷P 及磷化物 | 误服后口腔有灼烧感,呕吐物黑色,腹痛,肝肿大,出现黄疸,便尿血。重者呼吸衰竭,可致死亡。慢性中毒,可使骨质松脆,以致坏死 直接接触磷可引起灼伤 | 内服中毒者,速用0.1%CuSO4溶液催吐洗胃,(也可用0.05%KMnO4溶液)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浸泡在用2%CuSO4溶液洗、泡 |
铅Pb 及铅盐 | 主要是慢性中毒损害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常见头昏、头痛、全身无力、便秘、齿龈边缘出现蓝黑铅线。肚脐周围常有发作性剧烈难忍的疼痛(铅绞痛) | 严格安全措施,注意个人防护 定期体检,发现铅中毒,除及时治疗外,必要时调换工作。 |
铬(CrⅥ) | 主要损害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初期出现红点(发痒),以后倾入深部以至骨头难愈合。能使黏膜发炎,溃疡、引起肝肿大、肾炎。 | 铬疮及皮炎可外敷5%—10%的EDTA油膏或Na2S2O3油膏 |
镉(Cd) 及化合物 | 多因蒸汽、烟雾吸入而中毒,口内有甜味,全身疲乏,引起胃炎、肾炎、上呼吸道炎症 | 注意在通风良好条件下操作。 轻度中毒时,大量饮水,安静休息;严重中毒时用1%苏打水洗胃。 |
表3常见毒物中毒症状及防护
毒物名称 (化学式) | 中毒症状 | 防护要点及急救处理 |
甲醇 CH3OH | 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吞服后立即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甚至立即死亡 | 通风良好 严禁当乙醇使用 中毒时送医院急救 |
三 氯 甲 烷 (CHCl3) | 侵入内呼吸道,急性能刺激黏膜,淌泪、流涎;慢性引起消化不良;长期接触能损害肝脏。 | 通风良好 急性中毒时转移至新鲜空气处 严禁紫外光照射,以防变为毒性更大的光气 |
四氯化碳 (CCl4) | 急性中毒:头眩晕、激动、视野缩小,呕吐、右上腹疼痛、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增高。 慢性中毒:神经衰落,胃肠功能紊乱。 | 通风良好,使用时不要地洒在台面上。 急性中毒时,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实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输氧。 |
乙醚[(CH3CH2)2O] | 由呼吸道吸入体内,刺激黏膜,引起头痛、头晕、麻醉 | 通风良好 中毒时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休息 |
苯 (C6H6) | 急:轻者如醉酒,重者呕吐、昏迷,肌肉痉挛,抽搐、血压下降,呼吸衰竭 慢性: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便血,月经量过多,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 通风良好 尽量用其他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 急性中毒送医院输血,全身性中毒可用10%Na2S2O3注射液,并需做全面检查治疗。 |
七、安全教育。
学校对全体师生加强危化物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