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教体局2024年工作重点及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严谨正学、同频共振、三全育人”的工作思路,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活力课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断促进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发展。
一、加强和完善常规教研活动
1.各教研组要立足于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于开学初制定出教研活动学期计划,目标要明确、活动要有安排表、责任教师要明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资料及时归档。
2.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活动要有针对性,要在认真分析本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效果良好。
3.要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讨论中去学习他人的教学之长,树立在健康教育理念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意识。
4.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安排教研工作。
二、稳步推进学科组教研活动
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以单元备课为主,各学科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针对各年段教学的课标要求及教材和学生特点,于每周四晚学前集体备好下周准备上的内容,弄清教学内容(知识点)和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做好相关记录并制定出单元检测题目,上交集体备课记录题样。同级部授课内容要同步。
2.听评课活动:听评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进行安排,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为教科研活动服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上同一类型的课或同上一节课、同伴互助课、主题教研课等,研讨课要突出教学的某些环节,如教学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应用等,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实际案例,上课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就某个教学问题展开研讨,教研组长要收集好授课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听课教师评课等。
3.课题研究:我们要以市级课题和小课题为支撑点,坚持课题拉动、实践跟进、策略建构、成果展示的科研思路,认真开展好小课题研究。各教研组要针对申报的小课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提醒老师写论文要结合课题来写,要有成效,出成果,课题才能顺利结题。我们将通过专题辅导、专题交流、专题展示,打造“科研型”教师团队,并邀请有关专家给予指导,使我校的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主题性和创新性。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1.认真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牟平区中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十二不准”》和《牟平区机关纪律作风“九不准”》相关文件精神,继续认真落实我校《教师日常行为守则》和《上课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我行为,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坚持每周开展读书活动,通过教师必读、荐读、读书交流会、读书演讲和征文等活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今年的必读书目是《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爱心与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专业书籍。除了学习规定的必读书目,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解读《课程标准》,选择学科知识体系方面的书籍,要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丰厚自己的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
3.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和评选活动,邀请城区学校与我校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促进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4.结合校内“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积极开展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每一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都要与一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尽快成长起来。
5.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就要对任何问题都不能熟视无睹,要有思考,要有调查分析,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每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10篇,整理出1-2篇优质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学生管理、课题研究参加学校教育博客展评。学校推荐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和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评选活动,获奖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四、抓好“主题教研”与“说议讲评”
1.主题教研
本学期各学科组要继续围绕“提高二次备课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学科德育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开展主题教研。各学科教研组长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科教研计划和学科德育实施方案,并附上详细的配档,每次主题教研要有分管业务领导参加,要切实保证主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五定四结合”。“五定”即每次教研要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做到学科组全员全程参与,并留好书面材料。“四结合”即做到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教学设计相结合,与教学案例相结合,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学校将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专题会议,每位教研组长要在会上汇报教研组本月各项工作实施落实情况,及下个月的详细教研计划等。同时学校还将不定期检查主题教研开展情况,提高主题教研的针对性,让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说议讲评
本学期各学科组要继续坚持“说议讲评”四环节教研常态化,围绕“说得明白、议得彻底、讲得到位、评得合理”四个要求,积极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和公开课,每学科组织不少于两轮研讨课活动,严格按照“说课—议课—讲课—评课”的模式进行,每轮活动结束后要写好反思总结,按要求提交纸质和电子材料,引导教师在研讨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展现个性的教学特色。重点抓好“议课、评课”环节的指导检查。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运用、当堂检测的落实”。
五、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学习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制订教研组教研计划。
2.学习课标,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3.课题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4.开展同伴互助诊断课活动。
三月份:
1.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2.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活动。
3.师生读书活动。
四月份:
1.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撰写教育博客。
2.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活动。
五月份:
1.总结前期教研经验,继续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2.课题研究小组总结前期工作。
六月份:
1.各教研组工作总结。
2.课题研究小组上交相关资料 。
3.期末复习研讨。
七月份:
1.教研活动材料汇总。
2.试卷分析,各项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