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紧紧围绕区、市教育局教育教学会议精神,以教学质量求发展,积极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有效开展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重视中考和结业学科备考教学管理,确保本学期教学再创佳绩,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习惯规范养成,聚焦课堂教学过程、检测评价和质量分析,追求实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有效开展教研、备课,重视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探讨复习备考策略;以名师骨干为引领,开展校内公开课展示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综合业务水平。
3.强化质量意识,重视优生和边界生培养,加强薄弱学科教学管理,全面协调各类训练和备考工作,确保提高教学成绩。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提升质量意识,规范办学行为
1.紧抓教学常规,重过程,求实效。
(1)备课和上课:充分发挥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做到“一周一大研、一日一小研”,真备课,备真课,随时备、勤交流,重点将试题研究、作业设计及实施真正纳入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本学期加强日常巡课制,以种子教师、名师示范引领,分组推门听课推进落实,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小组师友建设,有效进行分层教学,注重问题设置、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复习备考等方面,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2)作业:作为当前督导重点,各学科备课组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和备课活动,按照周次精心做好学期作业计划,落实作业清单,严控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和课堂效率;作业布置必须做到分层设计、精选精练、减负高效、各班级学科间整体协调;落实全批全改、重点讲评、分层辅导、自主纠错。教务处通过不定期巡查、作业问卷调查、作业公示监控,掌握作业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升作业质量和实效。
2.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韧度。
(1)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有效进行作业教研备课,实施每周作业监控和公示,管控学科作业总时间不超过1.5小时。
(2)继续在初四和结业年级进行课后服务工作,合理调控,做到有效自习、个别辅导,做好相关记录和考核。
(3)加强随班就读工作规范化落地,提升专职教师特教素养,加强资源教室维护使用,按照督导和示范校要求完善使用记录。
(4)重视学科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和实施,充分利用班会、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课对学生渗透德育和安全教育,同时在学科课堂教学加以渗透,利用学科项目作业进行社会调查、搜索资料、创办手抄报等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延伸。
(二)科学备考收获“考试季”。
1.加强结业学科系统复习,强化质量意识。协调筹备和组织好结业学科、初四备考复习及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体育、模拟考试,合理安排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精选资源,侧重基础知识、典型题、易错题整理和训练,落实课堂检测、模拟检测,跟进方法指导,强化查漏补缺和综合训练。各年级扎实开展质量分析,充分利用数据,多层面、有深度分析到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追踪三档学生和边缘生。毕业年级和结业学科教师要做好近三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进行自主命题比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中心开展的试题分析和讲评测试。定期召开学生动员会、学法指导会等,组织考生进行适应性训练,培养学生稳定的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促进各年级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2.强化年级教学和薄弱学科指导服务,提升年级教学成绩。教务处加强与年级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沟通交流,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年级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学习习惯养成、指导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学科思维形成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备课组的教学督导,通过教研组长会议、教研备课活动、座谈和质量分析会等机会,激励老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科竞争力。
(三)加强教科研和学习培训,唤醒教师研究自觉。
1.突出教研备课先导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学科主题教研;召开教学改革专题讲座,推进学校素养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召开复习备考研讨交流活动,进行复习课讲评课研讨。坚持“问题即课题”,本着聚焦课堂,研培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教学诊断,及时发现问题、提炼课题,对有价值的课堂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反馈到课堂进行再检验,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努力搭建教师学习平台,创造交流学习培训机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学习培训、听评课活动、课题研究、各级比赛培训活动等,引领教师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加强专业学习交流,打造积极生长圈,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真正能够走出去、行得远、飞得高。
3.有效落实课题研究工作。本着聚焦课堂,研培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作用,积极动员青年教师和现有课题组成员,稳妥推进课题研究,完善过程管理,力求尽早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
(三)关注学生管理,实现素养育人
1.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组织项目作业展示。各年级组本学期第三周前组织初一、初二学生寒假项目作业展示活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表达能力。
2.活动引领促发展。根据各年级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在每个年级的学生中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书法展示、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竞赛和展示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积极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3.加强学生规范性和良好习惯养成。通过组长会、教研备课活动、日常听课和常规检查,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规范书写、规范答题、做笔记、自主纠错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烟台五中
2024年2月